《造紙股》正隆強化循環經濟 啓動回收紙供應鏈2.0計劃

造紙大廠正隆(1904)致力轉型升級能源環保服務產業,建立創新循環經濟商業模式,已斥資8.73億元於大園廠增設年產能6.6萬公噸的回收紙漿產線預計明年第四季正式商轉,除滿足白麪紙及環保衛生紙原料需求,並可進一步創造臺灣回收紙和紙餐盒的循環經濟價值

爲提高回收資源的經濟價值,正隆2018年發起「回收紙源頭分類輔導計劃」,從源頭減量、正確分流提升回收資源品質,近年經濟效益已逐步顯現,並自下半年啓動2.0升級輔導專案親身關懷和了解第一線資源回收收人員工作狀況,盼帶動產業鏈共好共榮。

正隆每年使用約175萬公噸回收紙作爲生產原料,其中自國內收購逾110萬公噸回收紙,爲全臺回收紙用量最大公司。集團透過打造低碳綠色製程,專注從原料到產品過程中各項能源、資源的最大循環使用效益。

其中,2018年發起的「回收紙源頭分類輔導計劃」強調源頭減量、適材適用,向近90家合作供應商宣導回收正確分類,近年來經濟規模效益顯現,回收紙拆包散漿後非紙纖維雜質排渣率自10~13%降到低於6%,除提高資源使用效率,亦降低廢棄物處理成本負擔。

同時,看準紙餐盒、紙盒包、鋁箔包等紙容器消費量可觀,回收處理去化管道卻不足,正隆2018年超前於竹北廠投資增設「高效率淋膜紙處理系統」,成爲國內首家廢紙容器完全再利用紙廠。目前每月廢紙容器處理量從去年300~400公噸跳增至今年逾1000公噸。

正隆指出,紙容器取得的紙纖維可成爲白紙板再生原料,紙容器廠產生的修邊淋膜紙下腳料則可成爲蒲公英環保家紙原料之一。竹北廠建置中的90噸生質能CFB熱電系統,預計明年第四季啓用後可將淋膜塑料投入使用發展燃煤再生能源,邁向零廢棄發展願景

正隆指出,集團整體生產鏈達成回收紙利用率92.6%、廢棄物資源化80.9%、水循環再利用率96%表現,總減碳量達1012萬公噸。其中,1987年建廠工紙年產能逾50萬公噸的正隆大園廠,去年回收紙利用率達98%、廢棄物循環再利用率達99%。

上述成果使正隆繼日前獲頒「臺灣循環經濟獎」企業傑出獎、「臺灣永續企業績優獎」後,大園廠14日亦環保署二度獲頒「再生物料循環利用」最高榮譽二星獎肯定,象徵集團循環經濟商模已創造經濟、社會、環境三贏效益。

展望後市,正隆表示將持續發展更多創新循環經濟,提升能資源整合效益,大園廠將於明年增設厭氧沼氣發電,提高綠電輸出。同時,斥資8.73億元於大園廠增設年產能6.6萬公噸的回收紙漿產線,預計明年第四季正式商轉,進一步創造臺灣回收紙和紙餐盒的循環經濟價值。

正隆認爲,飲料杯等紙餐盒、鋁箔包均屬應回收廢紙容器資源,但兩者材質不同,若能再細分,將有助紙廠資源二次利用效益,籲請政府加強宣導分包回收,以減輕回收業者撿收負擔,也能讓再利用生產端創造更高的產品價值,達到再生物料循環利用最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