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高手-代銷大腕 謀略智取

祝文宇小檔案

談起臺灣房地產市場建築業,很多人會想到造鎮,建築業重量級的遠雄企業團董事長趙藤雄,就堪稱爲「造鎮鼻祖」。而說到代銷業的造鎮,很多人腦海中就會浮現「甲山林,專注爲您」,以及「湯泉」、「臺北灣」、「美河市」、「甲山林天廈」等家喻戶曉的大手筆造鎮。

這些都出自於甲山林建設機構董事長祝文宇之手的造鎮大作,不但讓許多不想擠在臺北市中心的家庭,一圓安家美夢,也讓「代銷業的趙藤雄」、「代銷業的郭臺銘」的封號不脛而走。

祝文宇這位代銷業界的「大腕級」人物,可謂是房地產業界的一頁傳奇

「我們的專長,是研發。」祝文宇很有自信的說,累積30年的代銷和自建經驗,接觸過各行各業的業主,「研發」是甲山林快速壯大的最大利基

祝文宇是最擅長打造「國民版」豪宅的代銷業重量級大老,也是代銷業鼻祖─臺北房屋創辦人葉條輝的門生,更從創辦甲山林廣告,一路從房地產代銷業跨足到上游建築業,而寫下白手起家創業傳奇。跨進2011年建國百年之際,祝文宇也將扮演主導臺灣房地產市場向前衝的舉足輕重角色。

不過,說起祝文宇的創業歷程,很少人知道,其實他是紮紮實實的從不動產專業領域出身。

祝文宇大學就讀臺中逢甲大學都市計劃系,民國66年畢業後,順利進入人人嚮往的夢幻公司─臺北房屋公司;當時300多人應徵,只錄取10位,北屋董事長葉條輝一面試到祝文宇,就延攬他加入公司。而祝文宇第一份工作就是做業務,後來再進入研展部,堪稱從臺灣房地產業界第一批研展的搖籃出身。

獨資案一鳴驚人 打響名號

民國73年,祝文宇和當時的同事、同樣出身自臺北房屋的張裕能、曹瑞濱李幹樂白耀嘉等人,自立門戶創辦甲桂林廣告公司;沒2年,因各股東對於接下「建成花園」一案的認同度出資多寡,看法不一,因此認同度最高、出資比例高達9成的祝文宇,選擇乾脆再自立門戶,創辦甲山林廣告,放手一搏。

結果,祝文宇創辦甲山林的處女作、個人獨資的第一案「建成花園」,開賣3個月、就狂銷9成,讓祝文宇一炮而紅。

祝文宇的甲山林,和張裕能、曹瑞濱、李幹樂和白耀嘉的甲桂林,二者風格不同之處在於,祝文宇都市計劃的專業,加上業務資歷,讓他做足了基本功,再加上他霸氣、敢衝、敢賭,更擅長市場調查與深入對客戶和業主的經營,與甲桂林專攻豪宅個案的精緻路線,大異其趣。

另外,也因爲創辦甲山林的時候,房地產極度不景氣,所以心思細膩的祝文宇,把甲山林的發展策略,作好特殊定位,針對不同的客層,提出最理想的規畫設計建議。因爲只有正確的規畫才能在衆多激烈競爭中,異軍突起。

像民國78年,祝文宇接下湯臣集團臺灣分公司的臺北縣三重超級大案湯城」,就創下短短的5個月,就把總銷高達330億元、總銷售坪20多萬坪的超級大案,100%「Clean」的空前紀錄每坪成交價還賣到17萬元的高價,自此更讓祝文宇再上層樓,奠定甲山林在超級大案產品定位和銷售操控能力上的霸主地位。

看準市場風向球 大膽定位

祝文宇不只是豪氣,主要是擁有逢甲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的專業素養,相當嫺熟建築法規,甚至還會自己畫圖。在湯臣推出「湯城」時,他大膽建議把原本設計爲大型工業廠房用地,規畫成前所未有的新型廠辦綜合產品,也就是類似趙藤雄在60年代所發明的工業廠辦園區

祝文宇爲企業規畫在三重工業用地園區內,打造一座後勤辦公室。由於當時許多中小企業,買不起臺北市昂貴的辦公大樓,剛好當時又即將進入臺灣高科技IT業的起飛期,辦公廠房需求量大,所以「湯城」適時推出廠辦合一的綜合園區,正好符合高科技公司對工廠及辦公室的雙重需求,也讓祝文宇創造出二合一的創意使用功能,中小企業的購置成本更因此大幅節省一半。

祝文宇的大膽創意,讓湯臣也頗爲驚豔。因此,祝文宇在「湯城」一役,輕鬆寫下「銷售神話」,更打破臺灣單一總推案量、單月銷售第一的空前紀錄,迄今如此大規模的廠辦造鎮,其手筆和總銷仍難以被打破,讓業界歎爲觀止,不但爲湯臣完成不可能的任務,也自此帶領甲山林躋身進入臺灣三大代銷公司之列。

後來,臺灣房地產市場自80年代走入長達10年的冰河時期,尤其87年幾乎陷入房地產極度蕭條期,許多建商、代銷公司兵敗如山倒。然而,甲山林卻逆勢成長、茁壯,因爲祝文宇的觀念,與衆不同,他的一句名言:「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也不斷被業界傳頌。

祝文宇說,「沒有不景氣的年代,只有不適合的產品規畫,不適合的服務品質。」因此,他經常以穩健的市場調查、敏銳的眼光,以及專業的都市計劃和靈活的建築法規基礎,預判市場、也掌握先機。

也因此甲山林經常逆勢操作,愈是不景氣、祝文宇愈有驚人之舉,往往也在房市不景氣下,反而屢創佳績

像SARS之前2年,祝文宇和宏泰建設機構董事長林堉璘合資創辦的寶路開發機構,在新店的「湯泉」,就再度寫下一頁傳奇,創造「湯泉」百億神話。

當時,祝文宇和林堉璘的寶路開發集團,向榮民工程公司以53億元的價格,買下這塊容積無上限、建蔽率70%的新店黃金地皮,卻在短短的2年內,挾着低廉的房價、豐富多樣化的公共設施、便宜而休閒的居家環境等優勢,把總共2期、共2,100戶、總銷180億元的「湯泉」,全部銷售一空

代銷跨建築 堅持核心價值

當時「湯泉」在行政院優惠房貸政策、土增稅減半的推波助瀾下,造成熱賣,每坪售價也從最早的14、15萬元,一路賣到19、20萬元,頗受中產階級的青睞。當時,也吸進不少「天闊」的準客戶。

民國95年,祝文宇有感於房地產景氣雖不斷蓬勃發展,很多人買不起臺北市中心的高房價,手頭預算也有限,但又希望房子「俗又大碗」,品質又要有豪宅水準,因此甲山林在代銷業快速累積資本後,決定大舉從代銷業再向上延伸,跨入建築業,成立甲山林建設機構,以垂直整合思維轉型。

祝文宇說,「我作過2次的住易行動,老早掌握到消費者心裡要什麼的需求。」一次是1997年、一次是2007年,經過2次驗證,都證明消費者要的是「最大的好房子」,讓祝文宇迅速建立甲山林在投資興建領域的核心價值,定位在:「甲山林,專注爲您」。

「接觸到客戶之後,我決定要扮演起專業業者的角度去出發。要展現專業,就要先幫客戶去選擇。」祝文宇不諱言,作代銷、主控權最終還是在業主手中,銷售結束的品質是由來業主決定;但作投資興建,甲山林一定從選擇地段開始,就要幫客戶篩選到最便宜的房價、最便利的交通、最具增值潛力的地段、又擁有最齊全多樣的公共設施和生活機能,而且售後服務、物業管理,統統都要比別人好。所以甲山林跨足建設,很快爲品牌找到核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