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19名寄養童 彭湘明、陳錦平夫妻獲選績優寄養家庭

接手照顧19名寄養童,彭湘明、陳錦平夫妻獲選績優寄養家庭。(屏東家扶提供)

接手照顧19名寄養童,彭湘明、陳錦平夫妻獲選績優寄養家庭。(屏東家扶提供)

屏東家扶寄養家庭彭湘明、陳錦平夫妻,今年獲頒衛福部表揚績優寄養家庭,兩夫妻擔任寄養家庭達21年,期間從未中斷照顧寄養童;57歲陳錦平溫和有耐心、56歲的彭湘明堅毅有責任,兩人育有一對兒女,其中小女兒自幼便與寄養童共同成長,看到父母親辛勞及寄養童的需求後,主動攻讀兒童身心及復健科,現已是一名語言治療師,持續爲有需要孩童付出專業能力。

彭湘明、陳錦平迄今照顧過19名寄養童,這些孩子有腦傷、中度智能障礙、脣額裂、過動症、發展遲緩、癲癇、熱衰竭體質的孩子,這些困難高需求的孩子,未讓夫妻退卻,讓人看到無私的愛與偉大。

陳錦平表示,自己的孩子是託保母照顧而認識寄養服務,後來與夫討論決定辭掉工作,專職家庭主婦照顧自己子女,同時參加寄養家庭訓練,增加自己的親職知能。

2002年那一通屏東家扶的安置電話響起,就無怨無悔地照顧來到家裡的每名寄養童;面對肌力不足的遲緩童時,除了尋求早療協助外,也會主動添購昂貴輔具來強化訓練。

若是照顧過動症的孩子,也會每日陪伴在住家附近跑跳宣泄精力;當寄養童有意願學習獨輪車時,也不在乎自己年紀及體能負荷量,仍陪伴一起學習,即使過程中不斷跌落,但爲了建立寄養童堅忍毅力及陷入困境時勇於面對的精神,還是起身拍拍衣袖撐起笑容,正是兩夫妻最真實的寄養服務精神。

彭湘明表示,不期不待沒有傷害,是當照顧寄養童遇上瓶頸時的自我勉勵話語,能清楚知道這些特殊的孩子是需要時間來等待成長及改變,若過於在意反而會亂了步調;陳錦平則說21年從未休息地照顧孩子,沒有不辛苦的,但能夠看着寄養童一天比一天成長就是他們最大的欣慰。

夫妻兩人認爲寄養家庭可以照顧孩子一時卻不能照顧他一輩子,只有把握共同生活的每一刻,讓孩子可以安穩的在充滿愛與關懷下成長、茁壯,這樣就彌足珍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