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作業員or服務員?網友互噴這事怎了

(圖片來源/Pexels)

日前有網友社羣網站Po文大讚「之前在餐飲月薪才2萬3還要責任制又髒又累,現在在工業區工廠上大夜班12小時,但每天至少休3小時以上,月休10天,每個月可領到近4萬元,吃飯很準時還不用面對一堆奧客,真搞不懂爲什麼年輕人都不願意做工廠?」

此文一出引起網友熱議,就有網友跳出來「工業區根本不注重工安,也完全沒把基層的安全當回事,真的發生什麼事,工廠全推得一乾二淨等你遇過就知道了,風險極高報酬不高」、「工業區的問題在於環境吧!要長時間忍受味道聲音 溫度災害,不是誰都可以忍受的了」、「去工廠會覺得自己像機器人,久了會憂鬱」!

但也有從網友跳出力挺「我就是那個餐飲業跳工廠,工廠跳醫院;不是歧視餐飲業,自己讀的科系也是餐旅相關,但真的時間勞力金錢不平等,非必要大概不會再回餐旅業了」、「看過醫師軟體工程師、戰律師戰機師,但還是第1次看到作業員服務員」、「服務業跟餐飲很多福利真的...像我朋友在某大廠做作業員 一個月24000不過年薪是16個月。」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黃若薇表示,根據調查指出,今年應屆畢業生最想投入的產業分別是「資訊科技業」、「工商業服務(金融業)」及「民生服務業」。整體而言,新鮮人對於第1份正職起薪,期待能夠拿到33,258元。

黃若薇提醒,無論從事什麼產業,都有其可以學習之處,建議應該以3年爲小規劃、5到10年爲大規劃,來架構個人職涯發展。例如擔任作業員,應該進一步思考如果學習到產線管理製程優化,纔有機會往組長、課長管理職發展;又或者從事服務業,要儘量學習內、外場經營管理,甚至面對客訴時,逐漸培養出危機處理的能力,就是不可取代的工作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