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對立誰獲利?

吳政峰這幾年來,臺灣社會的狀況已經出現許久不見的尖銳,劍拔弩張的氣氛並不是出現在人民彼此之間,而是出現在政府民衆之間,舉凡諸多重大議題,政策的走向與民意經常背道而馳,若是單一事件,政府或可待鋒頭過去而置之不理,但當這種挑戰民意的政策,層出不窮並且日積月累時,民衆對政府的信任感就會降低,換句話說,政府應該給予人民的認同感,會在這種相對剝奪的情況下,快速下降,此時政黨滿意度勢必難以提高,最近坊間諸多民調公司的問卷結果,可見一斑。

正常的政治競爭手段,不外乎貶抑對方,以及美化自我,一般而言,由於執政具有資源優勢,所以都會避免對對手進行過度抹黑,而是利用龐大行政系統,展開護航的宣傳攻勢,看看政府的年度廣告支出數字,儼然已成爲全國媒體最大的廣告主時,就知道其實執政黨在宣傳層級上,投入相當多的公家資源。但是當施政不斷出現重大缺失,又適逢選舉時節,就會遇到瓶頸,執政者找不到引發共鳴的認同點,此時他會爲了先鞏固基本教義派,使用最快速的手段取暖,就是製造對立,他先讓對立的氣氛高漲,藉以籠絡原本已失望或是冷感的民衆,讓熱忱迴歸到基本面,進而轉化自己的形象迅速止跌。

這種人在製造衝突的同時,他不站在第一線,而是先設計一個引爆點(tipping point),讓整起事件快速增溫,吸引媒體的注意。第二步是標籤化(labelization),將對立的另一方與政治對手標籤爲同一族羣企圖把整個事件劃分成二元對立,亦即只要不是我羣,就一定是他羣。第三步是污名化(stigma),利用負面文字或詞彙去污名化非我族類,例如不理性、暴民、民粹等字眼,將整體氛圍導向一種一觸即發的危機狀態。第四步是派代罪羔羊(scapegoat)站上火線,讓代罪羔羊與對手產生衝突,這種衝突可能是文字衝突,也可能是肉體衝突,而他站在線後盤算這種對立的力道,設下退場的停損點。第五步是等到衝突點最高或是過後,迅速進場,以僞中立的角色論情訴理,假裝站在高於衝突的位置上解決問題,實則收割這場對立的結果。

以太陽花運動爲例,執政者令民意代表張慶忠先生國會殿堂,30秒在委員會迅速通過服貿,製造一個引爆點,引起舉國譁然,後續造成數百名學生進駐國會表達立場,場外更有數萬名民衆日以繼夜露宿街頭守候,等待執政者的反省迴應,惟執政者於323發表不得體的言論,將抗爭民衆標籤化,說他們是受到在野黨蠱惑,企圖把學生運動冠上政黨操弄的大帽子,此舉更加刺激普羅大衆的情緒,導致學生必須採取佔領政院方式,以更加強烈的方式迫使政府正視,現場超過三千名民衆,盼望執政者出來面對強烈的民意訴求,但是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他的迴應並不是針對民衆的訴求提出迴應,反倒說出佔領行政院是暴力又違法的言論,牛頭不對馬嘴的言談可觀察到,他在對這些學生進行污名化。

通常民主政府在面對人民佔領時,一個人會用逮捕,一百個人會用驅離,但是一千個人用對話,但我們可以看到,他不斷重複跳針式「依法處理」,企圖營造框架出來,面對數千名羣衆,他採取的不是一般民主國家政府的對話,他採取的是驅離,而且不是一般正常驅離方式,所以出現了324政院鎮壓,重演威權封建社會中「武力」加上「暴力」的手段,而必須承擔暴力與武力名稱的,並不是這些在上位者,而是身着深藍色制服,以往我們心中會保護我們的警察,由於警察沒有工會,他毫無抵抗地必須接受這個政黨的意志,同時,他就變成了執政黨的代罪羔羊。最後雖看似410當天和平落幕,但實際上執政黨已經藉由這將近一個月的對立中,成功重新拉攏基本教義派的認同,怎麼說呢?看看他的民調雖然低迷,但卻重回13%,甚至原本在臺北市長民調落後的連先生,也反倒領先柯先生,重回臺北藍大於綠的結構。

因此第一線衝突的雙方永遠都是受傷的,真正獲益的是指使代罪羔羊上火線的那個人,他從未親上火線,也從未受傷,他只需要在冷氣房說幾句話,就可引發一連串的對立,然後藉由製造事端,轉移本身的不力及缺失,他的目的不在獲取新進者的認同,反而是企圖讓基本教義派迴歸信仰層面,如果原本他的基本面人數夠多,那麼激化或是撕裂整個社會,短時間對他是有利的。

謝林(Schelling):「對立在每一時刻這樣一再產生又一再消除,必定是一切運動的最後根據。」所以可以看見近年來的運動風起雲涌,一波波前仆後繼如排山倒海而來,但是別忘了,這種重複激化對立的行爲,都會產生一羣又一羣被觸怒的分衆,因而這種動盪的恐懼,最終還是會迴歸到始作俑者上,長時間的精神壓力造成的惶恐,極可能造成極端的人格特質,這對周遭是個很嚴厲的警訊因素,最終的壓力崩潰,會拖垮整個社會,屆時,我們承擔得起嗎?因爲,現在已經聞得到這種瀕臨崩盤的味道了。

掌握權力的同時,就要有失去權力的準備,請別再製造對立了,馬英九先生,趁你再繼續犯下大錯之前,悔改吧,唯有自省方能喚起良知,唯有認錯才能獲得原諒。如啓示錄所載「所以,應當回想你是從哪裡墜落的,並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你若不悔改,我就臨到你那裡,把你的燈臺從原處挪去。」

●作者吳政峰,基隆,碩,媒體識讀研究者。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ET論壇歡迎更多討論與聲音,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