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開發天車AI技術 助攻倉儲管理效率大躍進

中鋼冷軋成品倉庫開啓雙無人化天車鋼卷吊運作業,今年再全面展開天車改造工程,邁向「智慧倉儲」發展新里程碑。(中鋼提供)

中鋼完成無人化鋼卷吊運天車十大關鍵AI技術及優化整合五大倉儲相關係統,促使倉儲管理效率大躍進。(中鋼提供)

中鋼去年成立「數位轉型推動小組」,將一貫化作業鍊鋼製程全面導入智慧製造,其中自主開發天車AI技術,去年進一步提升無人化天車速度控制及板車掃描效率技術後,每部無人化天車1年所需的人力工時及維護成本較原有天車共可減少約400萬元,故障率更大幅降低80%,促進倉儲管理效率大躍進。

中鋼指出,鋼品在倉儲區包括出庫、入庫、儲位變動等物流作業皆需仰賴天車執行,相較傳統人工操作天車,無人化天車能不間斷且自動化穩定運作,具備天車馬達壽命延長、降低產品吊運損傷、節省人力工時成本等多項優點,當無人化天車導入電腦視覺及雷射感測技術時,更能在漆黑工廠中精準完成吊運作業,實現「關燈工廠」省電及減碳效益。

中鋼表示,去年完成鋼卷吊運天車十大AI關鍵技術優化及整合5大倉儲系統,經實務運作統計結果顯示,每部改造的無人化天車一年在人力工時及天車維護成本上,與原有天車相比可降低近400萬元,且天車故障率更是大幅降低80%。今年將展開廠內其餘35部鋼卷吊運天車的無人化改造工程,進一步強化營運競爭力,邁向「智慧倉儲」發展新里程碑。

另方面,中鋼應用自主AI技術改造原有天車,與購置新型無人化天車相比,每部節省4620萬元費用,充分展現中鋼創新技術開發同時,也發揮卓越成本管控能力。

此外,面對無人化天車國際大廠競爭,中鋼所開發的無人化天車系統順利售予國外3家鋼廠,不但讓公司數位轉型達成降本增利效益,也讓世界看見臺灣AI技術開發的堅強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