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評論員:重塑火熱的課間,學校要學會自我“鬆綁”

爲更好地實現學生課間自由活動權的落實,全國政協委員李國華建議,將課間活動開展情況納入教育督導範疇。

毫無疑問,火熱的課間十分鐘正成爲越來越多學校的選擇,也是學校育人“微創新”的一個着力點。這是近年來教育部門和學校等共同努力的結果。當然,我們不否認,仍有一些學校的課間還處在“靜悄悄”中。他們最大的顧慮是學生的安全問題。但這不應成爲課間“靜悄悄”的正當理由。

爲解決學校“一刀切”的行爲,建立常態化督查機制是一個有力舉措。多一些長效監督,就會少一些投機取巧。事實證明,去年年底,各地經過全面排查、督促整改,一些學校課間十分鐘限制學生活動的現象取得了顯著的改善。

但督導不是根本,讓課間十分鐘充滿歡聲笑語,最根本的還是學校給自己的育人觀念“鬆綁”,在有限的十分鐘裡去努力實現“無限的創新”。當然,從細化司法規則,明晰校園安全的責任邊界,讓法律和制度成爲學校的底氣,也是很重要的一個保障。各方給學校多一點理解和信任,學校不再時刻緊繃,學生也將擁有張弛有度的校園生活。(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評論員 王家源)

作者:王家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