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營地教育跨界之路"第二屆營地教育與營地規劃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1月26日,由營地教育研究院俱牛主辦,ISPO Beijing、《戶外探險》雜誌、保遊網協辦的“中國營地教育跨界之路”第二屆營地教育與營地規劃高峰論壇暨2017 ICE中國營地教育研究院年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圓滿落幕。

來自營地教育及相關行業的300餘位同仁光臨現場,一起見證了這場商業盛宴。

此次高峰論壇從營地教育與各行業跨界的角度,從營地運營規劃、產品研發、人才培養、市場營銷、資本賦能等方面進行了深度分享,探討營地教育與各行業如何跨界合作,創新轉型。

本次論壇特邀營天下創始人、中國營地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楊莉和保遊網聯合創始人王勇爲主持人。

俱牛創始人李鵬上臺致辭,他對大家的到場表示了熱烈的歡迎,並表示,未來的三年中,俱牛一定會更多地組織大型交流活動,發揮媒體的責任,不斷地引導和推動營地教育行業的發展

俱牛創始人李鵬

第一模塊:營地+教育

中國營地教育市場、趨勢及願景

ICE中國營地教育研究院理事長兼執行院長聶愛軍博士首先爲大家分析了中國營地教育的市場、趨勢及願景,他表示中國的學生永遠處在“被訓”的狀態。營地教育和傳統教育不同,是孩子成長的第三個平臺,營員可以在犯錯中達到成長。他特別強調,營地教育之所以叫做教育,是因爲它的教育屬性。他建議,在設計營地教育的所有活動時,一定要思考產品的教育屬性。另外,他認爲營地的一線工作者非常重要,導師的正能量、活力、耐心、智慧等都會深深的影響到孩子們。要進入到營地教育行業,要對教育有敬畏之心,尊重孩子,尊重一線導師。中國有接近兩億青少年都是營地教育的潛在客戶,市場足夠大,而2020年世界營地教育大會將在中國深圳舉行,這將進一步帶動中國營地教育的巨大發展。聶愛軍從全局上爲大家描繪了中國營地教育的機會和可能。

ICE中國營地教育研究院理事長兼執行院長聶愛軍博士

營地教育的體制內實踐

臨沂青少年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校長楊國樑針對體制內的教育機構對營地教育的實踐做了分享。臨沂綜合實踐基地是2013年經國家教育部、財政部審批通過的國家級示範項目,總規劃面積是三千畝,總投資是30億元,一期投資16.5億元。楊國樑表示,課程是基地的靈魂,是基地發展的生命力,對課程要求要有廣度、深度以及領導度。臨沂基地對課程的設置原則,第一是學校開設的課程,基地不再開設;第二,臨沂基地的課程設計要與校內課程相銜接,是學校課程的延伸和補充。這兩點的初衷是讓學生願意來、喜歡來。臨沂基地的課程堅持“生命影響生命”的辦學思想,秉承“體驗快樂、探索智慧”的辦學理念,踐行“讓生命健康成長”的教育目標。目前已經形成了德育實踐、生存體驗、科學探究、素質拓展、文化傳承等五大領域,並將德育貫穿於五大課程領域當中。他強調,課程體系需要圍繞一個主題,突出特色、避免雜亂無章。

臨沂青少年示範性綜合實踐基地校長楊國樑

面向21世紀的營地教育

營天下創始人、董事長齊東祥就面向21世紀的能力學習展開了分析,他首先介紹了IB課程的教育目標,他認爲營地教育的核心是爲了培養孩子們的核心能力,如批判性思維、溝通、協作,這些能力都落實爲對人的理解和關愛、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他表示,做營地教育一定要把這種理念傳遞給家長,纔會有越來越多的家長更好地理解教育本質是什麼。他還建議大家把這些理念貫穿到產品、市場、人員培訓、執行當中,最終給用戶帶來價值。

營天下創始人、董事長齊東祥

第二模塊 | “營地教育+地產

“營地大篷車”行業共創實驗分享

2017年10月,“營地大篷車”採用項目式學習和小組PK的方式走訪了山東省的幾個營地,該活動的營地規劃方案、PK賽等環節的設計都爲營地教育行業帶來了實操的經驗。開營規劃院創始人季大偉針對“營地大篷車”進行了分享。他表示從大篷車項目中得出了三個結論:一、營地教育產品帶來產業要素重構契機,首先是旅遊產業重構,營地教育行業體量不夠大,OTA可能不會出現,但是出現一些區域性龍頭或者區域性流量平臺是存在的。二、營地教育機構是類旅行社的模式,一旦接觸了重資產就是景區模式,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在於頂層設計以及推出方式本質的不同。他建議,如果有資源可以考慮重資產,或者就近找有重資產資源的合作伙伴。如果是純旅行社模式,生源、客流量越大,採購成本和管理成本都會成倍增加。三、研學旅行包成本、冬夏令營做利潤、親子活動做延伸。營地場租的費用、折舊折損等,最好可以通過研學旅行將成本分攤掉,在冬夏令營中把利潤做出來。

開營規劃院創始人季大偉

營地教育與文旅地產的創新“聯姻”之路

ICE中國營地教育研究院聯合創始人、歐森營地教育CEO孫藝軒則針對營地教育與文旅地產的創新“聯姻”之路展開了分享。她表示,這是跨界“打劫”的時代,營地和文旅、地產的跨界,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做出教育屬性。她認爲:第一,造境是教育的一部分,本質上營地是一種氛圍教育,因爲營地有開放、共創等特性,在規劃營地時要以孩子爲導向,以孩子的角度去感受。第二,營地文化的守望者,人是營地裡最核心的元素。她希望領域內所有從業者都要對營地教育滿懷敬畏之心。第三,參與感。營地背後是強大的營地社區文化,它有一條無形的線牽着大家。

ICE中國營地教育研究院聯合創始人、歐森營地教育CEO孫藝軒

萬科營地教育發展之路

作爲國內最知名的地產集團之一,萬科已經在全國不同地區搭建起了相對完整的營地教育發展產業圖。萬科北京戶外營地策劃總監吳文妍詳細介紹了萬科的營地教育發展之路。她首先介紹到萬科的核心理念是通過營地的體驗式學習和富有創造性的營地活動,讓青少年有目的的玩,探索自身潛能。同時希望孩子都能夠掌握一門終身受益的戶外運動。她表示,凡是盈利性做得好的營地,通常的共同點是做出了自己的特色,把當地的地域文化和流行文化做很好的融合。每個營地有多大的面積、有什麼樣的建築,有什麼樣的配套需求,以及結合自身的運營訴求,都需要做系統的研究,形成腦海中的營地建設標準1.0版,再把這個版本進行不斷地迭代升級。

萬科北京戶外營地策劃總監吳文妍

體育地產與營地教育的跨界融合

在特色營地打造上,知名滑雪勝地太舞雪場可謂是頗有心得,在實現體育地產與營地教育的融合上,太舞滑雪小鎮副總裁王世剛也介紹了他們的經驗和思考。來自滑雪界內的統計數據顯示,兒童滑雪度假及培訓市場份額逐步提高,十年間滑雪人次增長了300%,但夏季歇業的會達到93%,另外7%是地處比較好的景區。太舞雪場對滑雪營的理解是可以延伸到產業的融合,希望可以帶給孩子們探索、玩樂、體驗、興趣、修養等內容。在兩大產業未來的融合達到萬億級市場的時候,營地規劃、設計、建設等都會產生很多新課題。比如說在做一個滑雪場的時候是否要考慮夏天,夏天要給孩子提供怎樣的場所、設施、運動流線,還有裝備、設施、建築、空間等等。運營服務、信息技術和專業培訓的融合,就是未來行業的新生態。

太舞滑雪小鎮副總裁王世剛

第三模塊 | “營地教育+旅遊/戶外”

“營地+戶外”讓生命在不一樣的經歷中成長

DE未來訓練營創始人付永表示“營地+戶外”會給我們帶來無盡的想象。在他看來,教育不用搜腸刮肚地給出答案,而是要想辦法讓學習者提出好的問題。作爲泛營地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思考的問題是,我們面對的受衆是誰、主體是誰。他認爲,所謂成長就是經歷,所謂卓越就是經歷非凡,這是整個生命的成長曆程。如果在單一的環境中成長,就不一定能找到自己,不一定能找到幸福,不一定能找到最好的生命方式。這也是營地教育最大的魅力所在,它給每一個孩子,包括成人,都提供了豐富的立體經歷,讓整個人生更加豐富多彩。

DE未來訓練營創始人付永

如何設計爆款戶外營地教育課程

在營地教育課程設計方面,來自夏山國際童軍的創始人許萌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強調,當一家機構擁有爆款產品時,不是解決單一產品的銷量問題,而是要解決一個機構流量入口的問題。一家機構不需要將所有產品都打造成爆款,它應該有整個的產品體系,有做品牌的,有做定位的。在用戶表達的階段,其實95%的實際決策者都是母親,要充分了解這個羣體的特點。做產品時,要充分理解市場的需求,符合用戶對產品的認知,從而建立產品的優勢,消除產品的短板。而在產品設計階段,他也着重強調道,一定要對接好產品和勢能。不要去對抗用戶的認知,而要提升他的認知,更不要被情懷衝昏了頭腦。

夏山國際童軍創始人許萌

如何打造“賽車型”營地教育團隊

青青部落聯合創始人王歡以幽默、恢諧的方式深入淺出的闡述了何爲賽車型企業以及如何打造自己的團隊。在他看來,產品是“賽車型”企業的“發動機”。有了這個發動機之後還要把傳動系統做的非常好,他認爲傳動系統就是自己的團隊,一個無縫運轉的團隊才能把“發動機”產生的強大動力推出去。而“賽車型”企業的對立面是什麼?王歡舉了兩個例子,第一是“花車型”企業,第二是“馬車型”企業。在團隊溝通方面,王歡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少用PPT、少貼標籤、少打雞血、少談經驗、少開大會,多進行小範圍討論,進行小範圍輻射影響。而提高效率方面,王歡也給出了自己的經驗:拆除一切阻礙效率的行爲和想法,堅決砍掉不核心的業務。

身體抱恙堅持分享的青青部落聯合創始人王歡

深度解讀冬奧進校園

北京外語廣播教學節目部主任李楊首先介紹了自己對中國青少年素質教育的理解,她認爲素質教育本身並不應該脫離學科教育,應該是要系統地去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不僅僅是提升孩子們的綜合素養,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們更好地完成學科教育。她對雙語小記者做了幾個詞的總結,記錄、傳播、探索、激發、歷練、圓夢。在她看來,理念要能落地才具有傳播的意義。

北京外語廣播教學節目部主任李楊

第三模塊 | 營地教育+資本

投資人眼中的千億級營地教育市場

中國營地教育研究院聯合創始人、藍象資本合夥人寧柏宇則從投資人的角度,解讀千億級的營地教育投資市場是怎樣的。藍象資本到目前爲止只投了一家營地教育機構,在寧柏宇看來營地教育行業規模特別大、機會特別多,但目前發展仍處於初期。只要營地教育的產品足夠好,大家就會購買。在他看來,營地教育就是站在教育比較高的維度,用人對人的影響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找到自我認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營地產品是比較多元的。其實資本對營地教育非常重要,有了融資之後,行業影響力就會更大。

中國營地教育研究院聯合創始人、藍象資本合夥人寧柏宇

第四模塊 | 圓桌與頒獎

圓桌研討 | 資本賦能營地教育

接下來的圓桌研討中,行動者創始人楊林、三隻熊教育旅行創始人周兵、斯達營地教育創始人餘勝浩三位以風趣、幽默的方式,對資本如何尋找有潛力的營地教育項目,以及營地教育機構如何利用資本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圓桌研討 | 營地教育“跨界”秀

億通營地教育副總裁樑鵬、保利航空大世界航空運動發展中心總經理朱沐宇、X SCHOOL未來學院聯合創始人張博文、世紀營家創始人程虹、深圳鐵漢生態文旅集團助理總裁楚沛,通過各抒已見,爲大家分析及展望了中國營地教育行業的發展路徑及方向。

頒獎儀式

最後,由ICE中國營地教育研究院理事長兼執行院長聶愛軍博士爲獲得2017年度中國營地教育特殊貢獻獎的七家單位頒發了證書,分別是:營天下、歐森營地教育、DE未來訓練營、培德書院、藍象資本、俱牛、開營。

至此,“中國營地教育跨界之路”第二屆營地教育與營地規劃高峰論壇圓滿落幕。本屆論壇彙集營地教育行業及相關行業的衆多大咖,與參與論壇的300多家機構從跨界角度詳細分析和解讀了中國營地教育行業的未來之路,對中國營地教育的發展起到了高屋建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