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債務陷阱論 反映西方缺解決問題誠意

宋微稱,中國提供的主權貸款是以促進發展爲出發點的發展援助。因此,當借貸國遇到償還困難時,中國都會以雙邊談判、平等協商的方式解決,希望透過啓動借貸國的發展能力,以發展促進債務問題的解決。例如,近期斯里蘭卡遭遇償債困難,中國宣佈對斯里蘭卡2022年、2023年到期債務進行展期,幫助斯方緩解短期債務償付壓力;同時,中國也真誠地表示願藉此視窗期,同斯方友好協商中長期債務處置方案,盡最大努力促進斯方實現債務可持續。

宋微強調,「中國製造債務陷阱論」反映出西方干預失靈的現實。冷戰結束後,西方在非洲等開發中國家失去明確的戰略目標。於是將發展援助與政治干預相結合,試圖通過一系列附加改革條件的援助來控制欠發達國家的發展走向。然而西方的政治、經濟干預並沒有在這些欠發達國家生成「發展」,反而造成動盪和衝突。

面對非洲的發展困境,中國於上世紀90年代開始創新發展援助模式,向欠發達國家提供不附加條件的貸款支持,從而給這些飽受西方霸凌的國家選擇的機會。近年來,隨着中國對外援助規模的擴大以及這些國家的發展,廣大開發中國家也相應提升了國際話語權。這迫使西方不斷面臨干預失靈的窘境,「中國製造債務陷阱論」正是西方惱怒和挫敗的話語體現。

宋微指出,冷戰結束後,西方對開發中國家的援助開始鎖定爲以財政援助爲依託,推動改革受援國政治、經濟體制;對開發中國家急需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則鼓勵利用國際資本市場融資,埋下債務危機隱患。當前疫情和烏克蘭危機疊加導致開發中國家面臨更嚴峻發展風險,西方應跳出地緣競爭思維,真誠反思並提供建設性解決方案,而非甩鍋和攻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