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週刊:丁磊出招“網易雲閱讀”

製圖,李貞

中國週刊記者 閆小青 北京報道

兩年前,有記者提問本站將如何投資手中資金。本站CEO丁磊回答:“人家蘋果500億美元的現金,都不急着到處投資,我們只有10億美元,爲啥就要急吼吼?”

那個時候,丁磊的腦子裡正有一個對互聯網消費行爲的思考——未來,還有多少人抱着電腦上網?手機最終會成爲取代電腦的最主要終端

於是,他提出了一個概念——“本站雲閱讀”。很快這個試圖改變移動閱讀方式的概念成爲公司最受重視的項目之一。

手機,兵家必爭之地

2012年6月11日,丁磊身穿藍色橫條紋T恤衫黑色牛仔褲,站在辦公樓大廳改造的發佈會現場宣佈:“本站閱讀正式更名本站雲閱讀。”

本站閱讀去年6月起正式運營,更名的發佈會剛好也是它的一週歲生日。本站雲閱讀負責人羅尚虎告訴《中國週刊》記者,本站雲閱讀就是要建立一個開放的平臺:爲內容提供商提供一個便利的數字內容入口,這樣內容提供商就可以與用戶直接接觸,移動閱讀市場的供應與需求羣體就精準地連接在了一起。

從搭建平臺的起跑時間上講,本站並不是起步最早的。2010年9月,盛大文學雲中書城測試版上線;2010年10月,ZAKER推出ipad版……但本站內部人士稱,之前在互聯網市場上的屢次較量,丁磊往往不是第一個出手的,他要看準時機再撈魚。

2012年7月21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佈《第3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中國網民數量達到5.38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到3.88億。這是手機首次超越電腦,成爲第一大上網終端。

這一點顯然在丁磊的預料之中。在“雲閱讀”發佈會現場,也出現了一份本站製作的《2012中國人移動閱讀報告》。在這份報告中,本站提出兩個問題:當中國人在地鐵上,公車上,在馬桶上,在睡牀上……使用智能終端到底在看什麼?這麼大的閱讀量,人們在什麼時間移動着閱讀?

這份報告顯示,7∶00左右的起牀和上班路上,以及22∶00後的睡覺前時間,是一天中的兩個閱讀最高峰期。而閱讀偏好,也由於年齡、性別、階層,甚至星座等差異而各不相同,比如,“最愛科學內容的雙魚座,訂閱源前50名中幽默內容爲0”,那麼,如果你是雙魚座,雲閱讀就會給你推送科學松鼠會,而不是什麼笑話大王。

閱讀的改變

發佈會現場,“閉關”十五年的武俠小說大師溫瑞安現身,還帶去親自題寫的“天下無敵”四字墨寶表示祝賀

溫瑞安正是本次本站雲閱讀最大的合作者之一,他將在本站獨家刊載他的新作四大名捕之少年無情正傳》。溫瑞安出關沒有選擇傳統出版社,而是轉身成爲網絡寫手。

《少年無情正傳》是溫瑞安“十五年磨一劍”的作品,衆多出版社找上門來希望出版他的作品。對於自己重新出山之作,溫瑞安本人非常慎重。丁磊向溫瑞安開出的稿酬爲每千字2000元,並承諾保護其作品版權

本站雲閱讀開放平臺在上傳作品時,上傳者必須遞交身份證件並簽署授權書,之後還有嚴格的人工審覈程序。本站雲閱讀負責人羅尚虎介紹,他們已經推出原創精品文學計劃,初期就投入了千萬資金購買名家的原創精品,簽約了包括溫瑞安、今何在和馬伯庸等一批知名作者,並且通過舉辦原創文學大賽等形式,去深挖潛在的原創作品與作者。

本站雲閱讀還有一招棋,就是書籍品質化。

羅尚虎坦言,本站雲閱讀的書籍內容上線時間並不長,與不少一直專注於移動書籍閱讀的競爭對手相比,在內容的絕對數量上存在一定差距。所以本站選擇走內容全面化、功能立體化、書籍品質化的路線來打造有品質的閱讀。

對於選擇優質作者和作品,本站雲閱讀原創精品文學計劃負責人管平潮有着自己的一套標準,“我們在找的是雅俗共賞的精品”。

管平潮解釋說,原創精品文學計劃是要找好作品,不是網上喜歡看的人多就算是精品了,作品自身必須有品質感;而基於互聯網閱讀的特點,那些太過深奧的內容,也不是他們的選擇。

除了主動尋找優質作品,本站雲閱讀還啓動了經典文學計劃。丁磊專門組建了一個團隊,負責對一批公共版權書籍重新進行排版。現在在本站雲閱讀,讀者可以看到經過精編的《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等中國古典名著和國外的一些經典文學名著

“將久經時間考驗的經典名作與最先進的數字閱讀相結合,使其重新煥發生命力,並提供給用戶與以往不同的、有品質的閱讀體驗”,這是雲閱讀的目標。丁磊希望藉此可以幫助本站從互聯網海量閱讀內容中脫穎而出。

信息海量到什麼程度?推特所有用戶一天能發佈2億條信息,但一個人每天最多隻能閱讀到1000條。

在羅尚虎看來,移動互聯網時代與之前最大的區別在於“社會化媒體”浪潮開始爆發,“信息世界開始愈加呈現繁雜化與碎片化的趨勢”。

信息的爆炸對於任何一家互聯網公司來說都是挑戰,如何幫你的用戶完成選擇?

打開本站雲閱讀的界面,可以看到專門開闢了發現、精品、熱門這三個子欄目。發現欄目,以編輯推薦精品內容源爲主;精品欄目,是編輯團隊對熱點事件的資訊進行二次編輯,然後打包成一個內容源推薦給用戶;熱門欄目,以用戶訂閱的人數作爲推薦依據來進行推薦。

用戶可以在個性訂閱的“我的社交網絡”中,添加自己的個人微博,通過本站閱讀體驗雜誌化的微博閱讀,也可訂閱相關賬號或者個人空間的消息更新。

“本站雲閱讀提供技術選擇,用戶根據自己的偏好來訂製自己的內容,這樣最終的結果就是每一個用戶雲閱讀都是不一樣的,是屬於他自己的。”

注重的不是盈利

2012年,本站公佈的第一季度財報中公司淨利潤9.4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7.8%,而遊戲和廣告帶來的利潤增長環比遠遠小於增值服務和移動終端應用等的增長速度。

也就是說,雖然現在移動終端應用還不是本站最盈利的業務,但卻是增長最快、最有希望的業務之一。

在財報公佈後的分析師電話會議中,本站在移動應用端的表現同樣引起了投行分析師的特別關注。電話會議中丁磊透露,目前在移動平臺上暫時還沒有任何收費計劃。

“我認爲最重要的是,這一波智能手機在中國的普及所帶來的機會。”丁磊看重的絕不是短時間的盈利,他相信消費方式轉變對於本站帶來的變革。《中國週刊》記者接觸到的本站員工,都很有自信地說,“雲閱讀絕對是丁總最重視的業務之一”。

丁磊站在本站雲閱讀發佈的演講臺上慷慨激昂:“有利潤之外追求的企業,才能做到基業常青”,“我們斥重金做雲閱讀,不求財只求義”。

丁磊還開始擁抱傳統媒體。雲閱讀將對傳統媒體無償開放用戶、平臺與收益,媒體可通過開放平臺這一免費接入口,將本站雲閱讀變爲發佈數字內容的自有媒體平臺——除能分享本站雲閱讀500萬用戶外,還可發佈編輯各類電子內容,並通過多種透明的統計方式直接管理內容收益。

丁磊曾明確表示,“本站雲閱讀自身不盈利”。而且,其開放平臺在內容通過審覈後,將數字內容的控制權仍然交還給傳統媒體。內容是否收費,需要收取多少費用,這一切都有內容提供者決定,並且所獲收益全部歸其所有。同時,本站雲閱讀開放平臺自身還帶有多種類型的統計報表,通過全面的透明化管理,可以使內容提供商對其收益情況一目瞭然。

“本站到底是個什麼公司?你能用一句話概括嗎?”在丁磊開養豬場的新聞沸沸揚揚時,這是記者們問得最多的問題。

“互聯網公司。”丁磊的回答一直堅定。

只是,這次他思考的互聯網變革,重點不再是電腦,而是變成了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