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聘勇夫! 卑南鄉求願爬5樓高鞦韆青年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臺東縣卑南初鹿部落的收穫祭在15日登場,其中的重頭戲「盪鞦韆活動,卻是藉由吊車載着青年登高才完成架設,這件事讓部落中的長者看得相當難過。據悉,架設鞦韆需要過人體力腳力,過去47年來當地只有1人有辦法,但高齡70的他已爬不動,這項傳統面臨了無人接手的困境

形容爲「比海盜船還好玩」的盪鞦韆,是卑南族初鹿村7月收穫祭的一大特色,卑南八社中以建和村初鹿村還保有這項活動,但舉行時間不同。初鹿的男子刺竹樹皮黃藤等天然素材搭建約15公尺高的大型鞦韆,讓部落中的女人擺盪,感謝她們這一年來的辛苦。

▼「盪鞦韆」旨在每年收成後慰勞女人一年來的辛苦,但現在卻改爲兩年一次。(圖/取自臺東縣政府網站

然而,這流傳百年的鞦韆架技法,卻在6年前開始出現斷層,本意旨在慰勞女人們每年辛勞的盪鞦韆,現在卻是2年舉辦一次,而且連男人們「爬竿」架設鞦韆的場景也不再,轉改由吊車幫忙,百年來的傳統漸漸失去味道。部落主席高金嚴感嘆說道,600人的部落竟然沒有1位青年可取代他爬竿。

是部落中架鞦韆高手的高金嚴,接受《聯合報》訪問時提到,他已高齡70,今年雙腳開刀裝上了人工關節,無法再爬鞦韆架,過去,他還爬過20公尺高的鞦韆,並在強風豪雨下用體力苦撐,在高點完成捆架任務;他說,裝設的技法他可以教,但年輕人膽量卻是他無能爲力的。

報導指出,許多年輕人一站上高處就沒輒,今年靠吊車伸到15公尺高,就有族人覺得害怕,更別說在高點進行4小時作業。對此,卑南鄉長信義也決定要創建「部落薪傳獎」,以重金聘請勇夫,只要明年誰有能力到高點完成捆綁,就會給這個人大紅包

▼「盪鞦韆」被形容爲比海盜船還好玩的活動。(影/取自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