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角力擴散至東南亞 陸表態反對「湄公大壩監控」計劃

湄公長約4350公里,源起中國往南流經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越南。(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任以芳綜合報導

美國國務院資助的「湄公大壩監控」(Mekong Dam Monitor)計劃即將上線利用衛星數據可以監控中國水壩水位,這項計劃也加劇中美之間在東南亞角力戰。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今(14日)強調,「中方歡迎域外國家對瀾湄國家開發利用資源提出建設性意見,但堅決反對惡意的挑撥。」

湄公河長約4350公里,在中國境內瀾滄江,往南流經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和越南,流域資源是兵家必爭之地。但汪文斌表示,近年來中國與湄公河國家排除外界雜音干擾,不斷推進瀾湄水資源合作,取得了許多實實在在的進展,並且迴應三點聲明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圖/CFP)

一是信息共享合作不斷深化。汪文斌說,中方自上月起開始向湄公河國家提供瀾滄江全年水文信息,瀾湄水資源合作信息共享平臺也於近日開通運行。瀾湄六國還通過水資源合作聯合工作機制,及時通報電站重大調度情況,分享有關數據,瀾湄水資源合作領域的信息透明度不斷提升。

二是上游水電充分發揮調峰補庫的作用。瀾滄江水電站建成以來,通過雨季蓄洪、旱季放水,有效避免了下泄流量大起大落的情況。國際科學界和湄委會都認爲,瀾滄江梯級電站有助於保持湄公河流量的穩定,對湄公河國家的防汛抗旱工作是有利的。

三是瀾湄水資源合作持續取得實質性成果。瀾湄合作開展以來,中國幫助柬埔寨、寮國和緬甸編制流域綜合規劃灌溉規劃,積極協助下游制定防洪減災預案,向緬甸、等下游國家輸送瀾滄江的水電能源,幫助下游國家培訓水利人才並開展水利水電開發,對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造福沿岸各國人民

汪文斌表示,以上事實充分體現了瀾湄國家間水資源合作所取得的成績。中方歡迎域外國家對瀾湄國家開發利用水資源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但我們堅決反對惡意的挑撥。事實勝於雄辯,中方將堅定不移推進瀾湄水資源合作,爲六國共同應對旱澇災害,促進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