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社論》國安拼裝車 賴清德切勿豪賭

中國時報社論

賴清德國安團隊人事雖未正式宣佈,應已大致底定,受限於「蔡英文路線」及美方的指導棋,賴清德的自主權有限,只能老面孔換位置,看似打出「蔡規賴隨」安全牌,但面對臺海安全形勢持續惡化,以及國防改革窒礙難行,無法有效提升威懾軍力等挑戰,拼裝車上路難以因應變局;若無法掌握機會對大陸釋出善意,只是一味政治操作,意識形態掛帥,臺灣將爲此付出代價。

老面孔換位置 沒新格局

據報導,外交部長吳釗燮回任國安會秘書長,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接掌國防部長,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擔任外交部長、國安局長蔡明彥留任。賴清德決定打破傳統,以文人領導國防,落實軍政軍令一元化,看似展現政治魄力,卻是場政治豪賭;「外交戰狼」吳釗燮雖退居幕後,仍處決策核心;至於林佳龍出掌外交純屬民進黨派系妥協結果,再加上副總統蕭美琴,整個國安團隊似乎看不到新格局、新方向。

蔡英文執政8年,兩岸關係全面倒退,臺海兵兇戰危,成爲全球最危險地區。雖然軍事入侵併非迫在眉睫,美中關係有逐漸回穩跡象,大陸領導人習近平也透過「馬習二會」向臺灣遞出和平橄欖枝,但只要政府堅持「抗中保臺」路線,臺海危機就不會解除,具有臺獨背景的賴清德更是升高了這個風險。

美國在臺協會(AIT)主席羅森伯格日前訪問臺灣,耳提面命賴清德,兩岸和平穩定對美國跟臺灣的利益緊密相關,希望他持續努力維持區域跟兩岸的現狀,某種程度就是美中共管臺灣問題的實踐,清楚畫出賴清德不可逾越的紅線。

臺灣最可行的生存策略,是在維持臺海和平穩定及強化國防提升嚇阻力量之間尋求平衡,但民進黨執政「逢中必反」,兩岸間的善意與互信蕩然無存,已斷絕了前者的可能性。美國國務院肯定「馬習二會」,「鼓勵降低緊張局勢並改善海峽兩岸的步驟,支持在尊嚴與尊重的基礎上持續對話」,可惜的是,賴清德、陸委會並未正面迴應馬習會傳達的和平訊息,喪失了改善兩岸關係的第一先機。

賴清德一再強調,備戰才能避戰,臺灣必須積極強化軍事威懾力量,這更是高難度任務。兩岸軍力過於懸殊,臺灣國防改革進行多年成效不彰,已引發美國的關切與不耐,羅森伯格刻意提醒賴清德可以繼續加強國防改革,就表示這個問題的迫切性,以及臺灣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根據美國智庫的評估,臺灣的國防決策受限於傳統軍事官僚,國防戰略構想規畫舉棋不定,軍事現代化缺乏急迫感,口口聲聲發展「非對稱作戰」戰力,多項軍事投資卻無法因應外部威脅,軍方建制勢力抗拒非對稱作戰構想已成爲華府與臺北之間的爭執點。

文人領導國防 無助改革

除了硬體武器系統外,國防組織、人事、治理的軟體層面同樣重要,但過去幾年國防改革中,除了兵役從4個月延長到1年外,幾乎都是紙上談兵。

國家、責任、榮譽是軍人三大信念,今天國軍瀰漫「不知爲何而戰、爲誰而戰」的迷思,而賴清德、蕭美琴、吳釗燮、顧立雄一脈相承,都有強烈的獨派意識形態,使得要打造一支超越政治、專業化、國家化、現代化的軍隊更爲困難。在這個背景之下,缺乏軍事背景與軍方淵源的顧立雄臨危受命擔任國防部長,他即使有心恐也無力完成如此艱鉅的任務。

民進黨以美國馬首是瞻,羅森伯格1年時間內5度訪臺就可看出美國的影響力,甚至牽動這波國安團隊佈局。美國對臺灣的支持堅若磐石,只是其首要目標是維護美國利益。美國副國務卿坎貝爾9日表示,美國正在考慮放寬針對美國公民前往中國的旅遊警示,坦承這些警告可能會限制兩國人民之間的交流;最近舉行的美日雙邊峰會及美日菲三邊高峰會所發表的聯合聲明,除了強調臺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對臺灣立場不變外,也呼籲和平解決兩岸問題,這是對兩岸提出雙向保證,而民進黨顯然沒能掌握美國政策走向與地緣政治脈動。

蔡英文政府拒絕交流溝通,無力處理兩岸關係,臺海軍力失衡,對國安議題一籌莫展。賴清德上任沒有蜜月期,是否能掌握馬習二會及美中關係回穩開啓的機會之窗,改善兩岸關係,將考驗他的政治智慧,也決定臺灣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