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紀念堂轉型設計展」明開展 促轉會邀一同描繪轉型方向

中正紀念堂。(本報資料照片)

爲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促轉會4月29日中午起,將在松山文化園區舉辦「我們的明日公園-中正紀念堂轉型設計展」,預計將邀請4組設計團隊,分別提出「放膽青年」、「威權的凝視」、「羞愧的良心」及「相聚羣帶聚落」4個設計方向,其中包括要讓中正紀念堂成爲容納不同時期故事的容器。促轉會表示,希望透過與社會對話的方式,一同描繪中正紀念堂的未來。

促轉會指出,促轉會在去年9月提出「反省威權歷史公園」的主軸,作爲將中正紀念堂園區去除威權的轉型建議方案。經過多場議題講座、焦點團體工作坊與社羣溝通互動,確信中正紀念堂轉型不應只是拆銅像、堂體命名的問題,而是更需要園區整體的空間規劃,來轉變目前園區空間爲了紀念、緬懷威權統治者,而不夠友善、開放的狀況。

促轉會強調,中正紀念堂作爲都市的公共空間,期待未來的中正紀念堂園區,在破除其威權意涵與氛圍的同時,也保有正視歷史的功能,使紀念園區變成一個真正開放自由活動的公園。

因此,促轉會規劃4月29日中午過後起至5月2日中午,將在松山文化園區南向制煙工廠1F舉辦「我們的明日公園-中正紀念堂轉型設計展」,預計將邀請4組空間專業設計團隊,針對中正紀念堂園區的全區轉型,提出從不同觀點切入的規劃提案。

目前促轉會邀請的設計團隊,共提出4種設計方案。其中,主題爲「放膽青年X青春築夢村落」的規劃,是以打破威權象徵的概念,翻轉中正紀念堂空間的主軸,改變爲開放空間的個性,成爲青少年創造未來的基地。

主題爲「威權的凝視與主題的自覺」的規劃,是強調除舊佈新可以耳目一新,但應當迴應轉型正義的核心問題,也就是歷史保存的對策與方法,才能再現議題的核心。

主題爲「羞愧的良心」規劃案,是強調帶着一個羞愧的良心來探討威權體制,藉以引發反省威權,進而讓人民意識到民主的真諦。

主題爲「相遇羣帶聚落:連結天空、地面與歷史的文化表面」,是凸顯轉型正義的意義,在於如何創造一個容器,去容納不同的時期帶着不同故事來到這塊土地,在這裡相遇的人、事、物。

促轉會表示,目前4個規劃案,不只扭轉中正紀念堂園區的威權性格,更蘊含了對首都公園的多元想像;而轉型正義從來不是一個人走一百步,希望社會能共同參與「我們的明日公園」設計展,一同說出對中正紀念堂的期待,一起邁開轉型的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