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風收站大豐收 3個月回收塑膠瓶量堆疊78座101

▲「風收站」「大豐收」,短短3個月塑膠瓶回收量就達到78座101。

新竹振道記者萬世璉/新竹報導

竹市去年起設置7個「風收站」推動資源回收,成果斐然「大豐收」,短短3個月塑膠瓶回收量就達到78座101。市長林智堅表示,今年預計新增20處站點,風收站總數將達27處,並新增「廢玻璃類」回收物,持續愛護地球

新竹市政府去年10月在7個裡啓動「風收站」計劃民衆只要拿指定資源回收物到,就可「集點兌在地好禮」,至今獲得1.5萬人次響應參與,收取4.7萬公斤的資源回收物。

環保局表示,其中塑膠瓶回收量高達約4,123公斤,可堆疊相當於78棟臺北101大樓鐵鋁罐回收量達17萬罐,可舖行新竹市著名17公里海岸線廢紙類回收量高達35.62公噸,可減少188公噸二氧化碳排放,相當於減少1.7萬顆樹木一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

林智堅表示,市府成功向中央爭取到400萬經費,今年預計擴增至27處風收站點,並在春池玻璃協助下,新增「廢玻璃類」回收物,預估可回收45萬公斤資源回收物。

林智堅說,環保局透過重新包裝「風收站」,再加上有「風收寶寶代言,讓資源回收站變得乾淨、秩序質感,打破資源回收站髒亂惡臭的刻板印象,「風收站」除資源回收、愛護地球,還能夠幫助弱勢朋友,更能聯繫、凝聚里民間情感

市府18日舉行「2016風收站成果發表」記者會,林智堅和春池玻璃董事長吳春池現場示範玻璃回收分類副議長許修睿、議員劉聲正許文棟施乃如,及多位里長都到場共襄盛舉

環保局說,「風收站」計劃也媒合14位個體業者,提供168次資源回收工作機會,滿足弱勢朋友需求,而風收站所得主要用於急難救助建設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