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高峰路110巷啓用 減少1公里路程縮短8分鐘

新竹振道記者李介蓉/新竹報導

高峰路110巷新闢道路啓用。(圖/竹市政府提供)

振道記者李介蓉/新竹報導

新竹市長林智堅上任後積極改善園區交通瓶頸,繼拓寬大學路51巷、高峰路、建置寶山路調撥車道後,投入5千6百萬經費的高峰路110巷道工程今(31)日通車啓用,林智堅市長表示,工程打通高峰路110巷,由明湖路往園區可減少繞行1公里,旅行時間減少8分鐘,將有效分流尖峰時刻車潮,縮短通勤時間。

湖路243巷是進入園區的交通動脈,通勤車流龐大,但因路幅狹小,過去連接高峰路的瓶頸路段,尖峰時段常出現嚴重交通壅塞。爲紓解竹科交通,新竹市政府投入5千6百萬,打通高峰路110巷,直通明湖路243巷,新闢長260公尺,6公尺寬道路,將有效分流尖峰時刻車潮。

林智堅市長指出,本次工程打通高峰路110巷,連接起明湖路、高峰路兩條交通動脈,將成爲市區進入竹科的替代道路,工程歷時230日,如期、如質完成。未來用路人不必再繞行到食品路口由明湖路往園區減少繞行1公里,旅行時間減少8分鐘。他笑說,通勤時間縮短了,市民也能多出一些時間陪伴家人早餐

林智堅市長表示,他擔任議員時就積極關注園區交通阻塞,很多問題並非不能解決,而是「要找到解決方法」,爲迴應市民長久以來對交通改善的期盼,他甫上任後就提出交通改善計劃,同時積極爭取中央經費推動建設,打造更好的交通環境

他指出,上任兩年多來,市府投入逾1.46億,陸續完成大學路51巷、高峰路與110巷改善工程、寶山路調撥車道建置、光復路時制重整,光復路一段525巷瓶頸路段也將拓寬,「多管齊下」改善園區交通。其中,寶山調撥車道將建置E-tag車流偵測、影像監視系統,提供即時行車資訊,爲新竹市首條智慧道路。

林智堅市長表示,今年是新竹市的建設關鍵年,市府上任以來已向中央爭取52億經費,推動公共工程改善新竹市,希望讓城市更進步,目前也持續爭取前瞻預算,努力推動建設,「要做得更好」,提供市民更優質生活環境。

工務處長陳炳煌表示,高峰路 110巷工程打通巷底,連接明湖路,成爲市區進入園區的「交通捷徑」,工程更將道路由原先的3至4米拓寬爲6米,重整原有電線杆管線,並統一施作排水溝系統,新闢道路寬敞、美觀,有效分流車潮,改善明湖路243巷口壅塞,更提升道路交通安全,也健全周邊巷弄防救災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