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羊變色的亞太經濟整合

(圖/新華社

歷經8年的談判,《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的亞太區域15國上月完成了簽署儀式,可謂是人類經濟史天時地利人和風水輪流轉的重大螺旋牽引,也如同陰陽平衡的永續發展邏輯,將是一個來日終結的起始點。

亞太地區的經濟整合屢經波折,無非是合縱連橫、信心建構權勢變動現實利益、輕重度量的循環體。中美霸權的競逐下,川普總統唯我獨尊地摒棄了美國多年經營的全球WTO體系及TPP復邊體系,第一天上任立馬退籤TPP,不但破解了布希及巴馬總統「抗中排中」的佈局,反而造就沒有美國的CPTPP,冰凍了「美霸條款」、也凸顯了RCEP「特殊與差別待遇」的特色

儘管評議者宣稱RCEP並非是「高標準」的區域協議,但是它代表了全球3成的經濟成長動力,諸如東協將成爲中國大陸最大的二手車市場,日本外銷大陸的產品將由當前的8%擴增至86%零關稅等。

美國拜登總統上任後對於CPTPP的態度已成爲區域內智囊的茶餘飯後話題。有些認爲CPTPP的11國不應設先例任憑美國「呼之則來,揮之則去」,有些認爲2022年美國國會期中選舉前拜登不可能冒犯鋼鐵紡織各州選民,因而重返「TPP蛻變的CPTPP」將不會在選前發生。如何設下美國向來標榜的「高標準」,是否、何時及如何歡迎美國「迴歸」也是CPTPP成員即將面對的難題。對於拜登總統已承諾返回白宮第一天即將簽署氣候變遷條約,亞太區域各國延頸拭目以待,並對美國的全球化進程高度的期許。

中國簽署RCEP後,習近平總書記也在APEC年會上表達考慮參與CPTPP的可能性。向來高舉「開放性區域主義」的亞太區域領導願加入,各國當表歡迎。

法規的制定在全球化過程中象徵着領導的視野與高度,以及解決問題瓶頸的能力。區域整合是全球化的催化劑,而非抑制劑。有智慧鞋匠絕不可能強求削足適履的「高標準」,而是如何客製化舒適合用、可走長路寶鞋。「特殊與差別待遇」便是區域整合與重啓WTO改革,趨於全球化的成功秘訣。廣納百川匯爲大海也將是區域與全球組織延攬新會員的最佳範例

管子的「七法」對於致力於建構國際間法規謀和的策士而言,當可服膺爲至寶:天下均有的「則」、分門別類的「像」、斟酌尺度的「法」、漸順服席的「化」、予奪利害的「決塞」、厚施誠恕的「心術」以及剛柔虛實的「計數」。

(作者爲亞太論壇成員、臺灣經濟研究院顧問、健康亞洲策略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