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從AI到CI 解鎖臺灣人才新舞臺

臺灣需要把思維轉化成集體應用力,才能爲各領域人才開啓新舞臺。圖爲臺積電人才招募攤位。圖/本報資料照片

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在公共政策與科學技術發展上都威風凜凜的歐美國家,各個被打得措手不及。英國730座公園每週六上午9點的社區公園路跑(ParkRun)活動,自創辦以來,16年不曾間斷。這次卻因「社交距離」規定戛然而止。倫敦市中心平常下班後數以百計的商業、休閒、社交與藝文活動,一場接一場被取消。有些苟延殘喘地移到Zoom上舉辦,大家也只好尷尬卻不失禮貌地盯着自己電腦熒幕視訊參加。

不過,在這一場浩劫中,一股以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思維輔助的「集體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ce,CI)」社會創新行動,慢慢地找到了施力點

其實,CI的發展並不新。10年前,美國一位前消防隊利用羣衆外包」(crowdsourcing)的概念,結合電腦視覺分析技術,建立了PulsePoint應用程式調動附近有CPR證照民衆事故現場協助急救。今年,英國在疫情肆虐下,也架設了概念相似的GoodSAM。封城之際,鄰里間只能在家上班上課的青壯年人口,利用平時拿來通勤的時間,搖身一變成爲即時志工大軍,透過線上登記加入GoodSAM防疫醫療與物資小組。在AI的輔助下,集體智慧的創新運用賦予閒置的公共資源新的價值,造福了成千上萬出不了門的老人家

臺灣一直在世界的舞臺上追趕着尖端人工智慧技術發展。然而,我們既缺乏足以跟大國並駕齊驅的研發資金,渺小的內需市場也使我們在「資料量就是力量」的時代裡處於弱勢。不過,若能跳脫技術至上的國家發展策略以及資源運用模式,便可以發現,其實小小一座寶島並不缺乏社會創新的素材與集體智慧的實驗場域。

再怎麼資源匱乏、篳路藍縷的國家,都可以從地方脈絡中出發,找到關鍵的社會與公共政策痛點,並以創新、智慧的方式調動公衆資源,找到有機會「scale-up」的解決分案。2008年,肯亞非政府組織Ushahidi與技術團隊合作,用Crowdmap蒐集地理數據以及自然語言分析技術,建立了街頭暴力通報地圖。目前Ushahidi的成果被全世界160個國家採納,應用在自然災害、疾病和性侵害防治與應變上。在臺灣,由唐鳳高嘉良領頭草根式公民社羣g0v於2015年建立的「vTaiwan虛擬法規調適平臺」,其實也就是外包羣衆的集體智慧,應用在公共政策流程上。

國內幾位IC產業大老最近在竹科四十週年歡慶會上感嘆臺灣缺人才。但是,臺灣是真的缺人才,還是我們不會用才?瑞士在2020年連續第七次於「GTCI全球人才競爭力指數」獲得冠軍。這個人口數僅爲臺灣三分之一的小國,每年STEM領域研究生比例僅佔國家高等教育人口的25%(臺灣爲33%)。作爲歐洲核子物理實驗室(CERN)與歐洲太空局創始成員國科技強國,瑞士科研人口數量遠不及臺灣,卻沒有缺人才的問題,一方面是因爲高薪資與生活水平吸引國際人才,另一方面則是因爲企業與民衆對於創意價值態度開放,以及政府重量也重質教育資源投入。

臺灣不缺乏對於公共事務參與的熱情,也不缺乏把知識觸手向外伸展的跨國學習移動力,更不缺乏能研究國際脈絡、探尋地方價值的人文社會人才。科技永遠離不開社會。科技創新的價值,就體現在當社會問題被解決時,我們所獲得的幸福感(well-being)升級。除了以跨領域思維將數位化趨勢導入問題解決流程,還需要把思維轉化成集體應用力,才能驅動社會價值,爲臺灣各領域人才開啓新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