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同款不同師傅! 尊重專業纔是關鍵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接受服務時應尊重、相信專業。圖/本報資料照片

有一句俚語叫做「同款不同師傅」(臺語)最主要就是在說,其實很多事情、服務看起來很像,甚至於你自己也會,但所謂「內行門道外行看熱鬧」,不同專業等級的團隊做出來的成效就是不一樣。而服務的品質價格往往呈現正相關,如果凡事只以價格爲考量,不願選擇到位的專業服務,那麼就很容易花了時間金錢,卻無法得到真正該有的效果。你以爲你花80%的錢,可以得到80分的效果;但實際上,你得到的可能只有20分。

花的錢有無效益纔是重點

日前有則新聞是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子西門町要找喝酒喝不倒的乾爹,請有意願的加入她的Line,幾乎各大電視臺報導了這則新聞。一開始大家先猜,到底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大部分的人多往酒店等八大行業去猜,最後答案出來跌破大家的眼鏡,原來是賣解酒液的生技公司所做的行銷活動

以行銷手法來說,一開始讓人產生好奇,接着引發羣起討論與猜測,最後公佈出乎大家意料的答案,再掀另一波話題,這樣的步驟照理來說,應該是個很成功的行銷活動。而在最後一步,行銷公司用了只能有5,000人加入的LINE社羣爲互動工具,也就是說,這麼大費周章,最後只觸及到5,000人,實在很可惜。但如果最後臨門一腳,換個行銷工具,或許就可以透過同樣的創意與議題,觸及到更多人,如此便可以用一樣的預算,達到更好效果。

其實很多事情成功與否的關鍵在於最後那臨門一腳有沒有做到位,若無,那麼很多原本看起來很好的行銷事件最後也會功虧一簣。就如同有些公司會說,自己會寫新聞稿、做簡報,所以不需要外部資源協助,希冀藉此付給專業團隊更少的執行費。但最後你會發現,新聞稿寫的不到位,根本看不見公司價值前景;從NG簡報中,也只看到一堆專業術語,不知道公司未來的營運動能以及與其他同業的差異;花了一堆時間,到最後也是無效行銷,自以爲省下了一些錢,但實際上沒把事情做好,反而虧的更多。之前服務過的一個客戶曾說過,我不在乎花多少錢,不是說錢可以亂花,而重要的是,花了這些錢能得到什麼,到底有沒有價值;這纔是經營事業正確的觀念

專業,是經驗與正確方法

堆砌的價值

有個很貼切的例子病患去看醫生,醫生跟他說要開刀裝一顆鋼釘手術費共計10萬元,病人回說,一顆鋼釘纔多少錢,爲什麼開個刀要這麼貴?醫生說,一顆鋼釘原料成本才幾百元,但它的研發費、我的手術費就價值九萬多元,如果你嫌貴,那麼你可以自己去買釘子回家自己動手術

很多人在接受專業的服務時,會有一種錯誤的迷思:「那些服務不就是你原本就會的,爲何還要跟我收錢?」但當在講這句話的同時,是否有想過,服務方練就這一身的專業,是花了多少時間、心血、歷經多少失敗再爬起來後所鍛煉出來的。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哪怕現在服務方可能只要花一分鐘就能完成你的需求,但他的服務也有可能是你十小時都無法完成或做到位的,你所付的錢充其量就只是他應得的「專業服務費」。

我很常舉一個例子,王建民是我國中同學,我們也都愛打棒球,但同樣的手套在他手上、跟在我手上就是不一樣。在他手上可以上大聯盟,在我手上,我只能在河濱公園打打壘球,這就是「同款不同師傅」。新的一年,面對後疫情時代的病毒威脅企業應該更懂得尊重專業、相信專業,才能讓別人的專業搭配企業既有的強項,開創出具有競爭力勝利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