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危機即轉機 由TNFD瞭解企業的自然相關機會

Meta今年初在美國阿拉巴馬州的數據中心展開達40英畝的蜜蜂培育計劃,擴大在自然保護領域的貢獻。圖/美聯社

隨着自然環境保護議題日益受到重視,從COP15訂定了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23項重要行動目標,到CDP和DJSI等國際評鑑機構開始將自然議題正式納入評估範疇,具備自然環境保護責任感並主動揭露其自然策略的企業將成爲更有吸引力的投資標的,自然及生物多樣性管理的已然成爲重要議題與趨勢。

然而,許多企業現階段對於自然相關議題感覺陌生,仍未了解該如何應對,不知道自身所在之產業,如何迎接這個看似熟悉卻又艱澀的管理領域。

雖然並非所有的產業與企業都將直接面臨自然風險,但是降低其價值鏈上對自然的衝擊,主動對自然環境推動正面積極的作爲,尋求對自然友好的新型商業模式,皆是各家企業應重視的自然機會。目前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Task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TNFD)對於企業揭露自然相關管理資訊架構中建議,除了企業自然治理、自然管理策略擬定、自然風險分析之外,更強調了企業評估自然相關機會的投入,呼籲各產業綜合考量自然與其他永續議題的整合。

■永續議題,是挑戰也是商機

在TNFD試行版本中,將自然機會歸納爲兩大類,包含業務性績效自然機會與永續性績效自然機會,提供企業參考並評估適用自身產業適用之可行性。業務性績效機會鼓勵企業觀察政府法規的變化、市場與客戶的需求、綠色融資的規範變化趨勢、發想更高效率與更友善自然的產品和服務,以及企業對於自然友善的形象提升。企業和投資者通過掌握這些業務性績效自然機會,不僅可以減少自然相關風險,同時也可提升競爭優勢及獲取較爲優惠的綠色資金注入。

而永續性績效自然機會則着重於自然資源的永續使用和生態系統的保護、恢復和再生,鼓勵企業採用回收和再生材料,並積極參與生態保護活動,包括在其營運範疇之外的地區。全球各地的自然環境及生物多樣性已遭受嚴重的損失與退化威脅,策略性的業務轉型和正面的自然行動不僅可提高組織的韌性,例如:改變傳統農耕方式,轉爲再生農業新型耕作技術、利用海水淡化或廢水回收利用提高水源的利用率等。

此外,企業也可投入積極逆轉自然損失的新業務或投資,例如:規劃恢復或擴大林地面積、保育沿海溼地中的藻類、海草與紅樹林、使用再生資源降低空氣污染及碳排放量等,實施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有效整合氣候變遷與自然環境管理。

■保育自然,利他利己

從以上TNFD對於自然相關機會的建議方向可以發現自然機會其實無處不在,企業對於自然的貢獻可以更具開拓性與利他性。如科技巨擘Meta對於自然保護議題十分重視,有鑑於蜜蜂是維持生態系統平衡的關鍵物種,全球90%的糧食農作物高度仰賴蜜蜂授粉,Meta自2021年起在美國西雅圖、紐約和愛爾蘭都柏林等辦事處皆安裝容納超過18萬隻蜜蜂的蜂箱,並且在愛爾蘭的數據中心種植多種本地植物以提供蜜蜂足夠資源。Meta更於今年初在美國阿拉巴馬州的數據中心展開達40英畝的蜜蜂培育計劃,進一步擴大在自然保護領域的貢獻。這些計劃除了能保護生態環境,也能爲公司打造正面形象吸引投資人的青睞。

因此,自然及生物多樣性議題對企業來說不僅是風險管理,更提供了企業創新和轉型的機會拓展,促使企業開發新的業務模式、產品和服務。不僅減少了企業對自然資源的依賴和影響,亦能進一步對自然產生正面影響。透過參考TNFD的建議和相關成功國際企業案例,臺灣企業可以把握自然議題帶來的機會,並且通過逐步的努力與貢獻成爲自然相關領域的領導者,爲企業和自然生態創造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