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憂臺灣防疫恐不利持久戰 醫:再守5年沒問題

臺灣防疫繳出亮眼成績單,不過《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2日刊文指出,臺灣人生活正常到「詭異」的程度。不過也點出,鎖國政策並非長久之計。(圖/路透

正當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臺灣防疫有成讓國際有目共睹,近日《紐約時報》就形容臺灣防疫就像「活在平行時空」,讚歎國內各種活動竟都能正常舉辦。但報導同時也擔心,封鎖國際交流恐不利於打持久戰。對此,奇美重症加護醫師陳志金卻對臺灣防疫非常有信心,直呼「再五年?沒問題!」

《紐約時報》報導中提到,全球在新冠疫情威脅下,許多國家因此失去大量人命、爆發失業潮、經濟重創,但臺灣民衆不但可以到處趴趴走,各式集會活動如婚禮職棒比賽演唱會夜市都正常舉行,形容是「正常到毛骨悚然」。但報導同時也指出,成功的防疫卻可能讓臺灣經濟、政治在國際上受到孤立,恐不利於打持久戰。

《紐約時報》近日報導指出,成功的防疫卻可能讓臺灣經濟、政治在國際上受到孤立,恐不利於打持久戰。(本報系資料照)

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費雪(Dale Fisher)就認爲,這樣的策略恐讓國境「越守越緊」,尤其若未來疫苗免疫效果辦法持久,「難道民衆能再忍受與世界隔絕1年、甚至5年嗎?」

對此,陳志金就在臉書上表示,「一年前,很多人就嘲笑臺灣,邊境守這麼嚴?肯定會搞垮經濟!」但一年過去了,臺灣是少數能夠讓人民正常生活、上學工作的國家。再加上還能舉辦演唱會、遊行、大型賽事,甚至連經濟也呈正成長、股票大漲、旅遊區人潮爆滿。陳志金直呼,「再五年?沒問題!我們都是過來人....」。

陳志金表示,不管別人怎麼說,這一年來,對比臺灣和世界上各國的生活,大家應該很有感,臺灣要不要繼續嚴守邊境,每個人心裡也都有數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由於臺灣有過去的SARS經驗,在疫情爆發時採取嚴格的居家檢疫策略,所以能在國際防疫上得到成功。未來也會參考各國措施和WHO最新指引,一併納入臺灣檢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