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疫情年底緩解 全球結束至少再5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中國青年報

隨着疫苗接種人數越來越多與疫情防控有成,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預估,中國今年底可望恢復至疫情前的生活狀態陸媒報導蘭州大學預測系統則推估,全球疫情至少到2025年纔會基本結束。

張伯禮於23日晚間接受陸媒健康時報專訪時指出,目前中國國內已經連續多天沒有新增本土病例整體疫情防控情勢較樂觀。接下來即將邁入3月,疫情可望進一步平緩。

他進一步表示,今年3月是中國疫情的轉捩點,只要沒有出現連續新增的本土病例、沒有出現高中風險地區,加上疫情防控常態化與有序的復工復學預計今年年底,日常生活有很高的程度能夠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準

全球新冠病例過億,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預測:大量接種疫苗後,疫情可從5月起減緩。(路透資料照)

今年1月底,張伯禮接受新華網專訪時也曾提到,由於世界上許多國家已經開始接種疫苗了,如果全球疫苗接種到達一定規模,免疫屏障也將初步建立。總體而言,2021年的全球疫情應該是向好的方向發展

雖然中國國內疫情控制可望逐步穩定,不過中國學界的疫情監控與預測顯示,全球疫情可能至少要到2025 年才能基本結束。

根據北京日報報導,蘭州大學「西部生態安全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研發的疫情全球預測系統,即時引入全球190多個國家的最新數據,並綜合考慮當地溫度溼度、防控措施與疫情變化,每10天更新一次預測數據。

報導引述創新中心主任黃建平說法表示,根據這套系統最新的未來5年疫情發展趨勢預測,如果今年1月時全球有70%人注射疫苗,且疫苗長期有效,全球疫情到2025年才能基本結束。

黃建平表示,抗疫是長期任務,積極有效的隔離措施和普遍疫苗接種纔是控制疫情的最佳方案

他並透露,目前正在優化預測系統,將各個口岸飛機場每天進出的人數,以及飛機途經的國家、感染率因素加到系統中,並引入更多環境影響參數,如自然災害等,進一步提高預報準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