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錦拉近她們與世界的距離

中國日報新加坡籍記者許經麟體驗壯族織錦技藝

本報記者 楊 秋 中國日報記者 張 莉 文/圖

閱讀提示

這裡羣山環繞,泉水清幽,質樸安靜;這裡天琴幽幽,山歌甜美,鳥鳴聲聲……這裡是位於中越邊境的崇左市龍州雙蒙村板池屯。

這個原先是貧困村的恬靜村屯,家家戶戶有紡車,女子幾乎個個會織壯錦。近年來,“非遺+扶貧”就業工作坊模式改變了這裡許多人的生活,織娘們通過加入就業工作坊,織就的壯錦逐漸走出廣西、走向意大利,走向世界。壯錦拉近了她們與世界的距離。6月中旬,本報記者跟隨中國日報新加坡籍記者許經麟、廣西金壯錦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負責人賀卡自治區博物館黨委書記吳偉峰等一行,一起探訪了板池屯。

1 “非遺+扶貧”模式成致富“金鑰匙

壯錦,與雲錦蜀錦宋錦並稱爲中國四大名錦,是廣西民族文化的瑰寶。2006年,壯族織錦技藝被列入了第一批國家級非遺名錄,板池屯所屬的龍州縣正是壯錦的主要分佈地之一。

作爲土生土長的板池屯人,今年39歲的李冬蓮,14歲起就跟隨母親學織壯錦。她告訴記者,以前自己家人身體不好,家裡土地又少,靠種甘蔗,全家一年到頭只有兩萬多元的收入。爲了貼補家用,李冬蓮只好離開家鄉外出務工。直到2016年,廣西金壯錦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聯合自治區博物館、廣西織繡發展研究會在板池屯建立了龍州壯錦技藝工坊,主辦方通過各種方式找到李冬蓮,希望她回到家鄉參與幫助技藝工坊的建設。一直牽掛家鄉、不忘織錦的李冬蓮辭掉了工作,回家鄉學習織錦新技藝。現在,她不僅每個月有了幾千元錢的穩定收入,還成了屯裡帶頭人,爲推廣壯錦不斷奔忙。

據瞭解,2018年板池屯有38位婦女加入工坊,2019年有43位,到現在有將近60位。目前,板池屯的170戶居民,有55戶參與到龍州壯錦技藝工坊的生產中,年齡最大的76歲,最小的只有12歲,其中貧困戶18戶。

身爲廣西織繡發展研究會會長和壯錦文化企業負責人,賀卡致力於挖掘研究、傳承發展壯錦等廣西傳統民族文化,長期往返於南寧與板池屯之間。

“我們通過‘非遺+扶貧'就業工作坊的幫扶模式,來實現傳統手工藝的生產性保護和推廣性傳承。”織錦織出幸福花。板池屯的織娘們在兼顧農活、照顧家庭的情況下,每天織錦2至4小時,年收入可達1萬元以上。“18個貧困戶現已全部實現脫貧。”賀卡高興地說,目前該屯織錦產值還不斷提升,織錦隊伍也在不斷壯大,年產值接近100萬元。龍州壯錦技藝工坊於2018年獲得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國務院扶貧辦支持的全國首批10個“非遺+扶貧”就業工坊之一,成了板池屯增收脫貧致富的“金鑰匙”。通過這樣的模式,已在全區建立了6個織繡工坊,更多的少數民族地區貧困婦女從中受益。

2 壯錦文化激發國際設計師靈感

爲了進一步推廣壯錦文化,廣西金壯錦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與國際知名的意大利品牌設計團隊中意文化交流協會共同建立廣西壯錦品牌運營團隊,打造廣西壯錦品牌,目前已在意大利成立中意壯錦設計中心、中國壯錦文化推廣中心、意大利廣西壯錦文化推廣協會,爲壯錦文化產品搭建“走出去”的務實平臺。

2019年12月,中意壯錦設計中心的意大利團隊首次來到廣西,並深入位於板池屯的龍州壯錦技藝工坊,實地考察了這裡的壯族織錦技藝。今年端午節,在與許經麟的視頻連線中,意大利知名品牌創始人莫西(音譯)回憶起當時的情形,仍難掩激動:“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壯錦,在感受到了壯錦技藝以及壯族蘊藏的人文文化之後,我感到深深的震撼。”

莫西認爲,壯錦與之前他在意大利接觸到的藝術作品不同,壯錦獨特的圖案、織錦技藝以及文化內涵都是令他爲之着迷的原因。與壯錦的首次親密接觸,就激發出莫西很多靈感。壯錦因素被莫西融入了不少設計中。“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含有壯錦等中國文化元素的文化產品,更容易走向國際市場。”莫西說。

受疫情影響,中國壯錦走入意大利的線下推廣活動推遲,但打造壯錦品牌的腳步卻一直沒有停止。經過廣西團隊和意大利團隊的多方努力,今年5月,龍州壯錦技藝工坊成功收到了首張來自意大利的貨值400多萬元的訂單。包括李冬蓮在內的板池屯織娘們,又有了更多的盼頭。

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如今與屯裡的織娘們圍坐在一起,賀卡也在思索如何讓壯錦這項非遺技藝也能擁有“造血”功能。

在賀卡看來,壯錦產業化是傳承賡續的核心。“要加大創意設計,注入文化內涵。推動形成壯錦產業化,政府和社會給予更多的支持,才能真正讓壯錦文化更好地傳承下來。尤其要推動廣西壯錦藝術國際化,以國際化視角中的現代審美詮釋廣西民族文化。”

3 以“錦”爲媒加強與東盟國家交流合作

許經麟對中國各地很熟悉,曾到過雲南、四川、貴州、新疆、內蒙古等地採訪。這是他第3次到廣西採訪。板池屯秀美的風景和獨特的壯錦文化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許經麟首次坐在了各種麻線棉線縱橫交錯的織布機前,體驗已經在板池屯裡延續了多年的壯錦織造技藝。聽着織布機發出的咣噹聲,看着眼前不斷跳動的五彩織線,許經麟提出瞭如何在衆多少數民族織品中辨別出壯錦的問題。

多年來在廣西從事壯錦田野調查的自治區博物館黨委書記吳偉峰,給出了答案。

吳偉峰介紹,廣西壯錦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西漢時期。壯錦在靖西忻城賓陽、龍州、大新、環江等地至今還在制織。壯錦的花紋圖案別緻,色澤鮮麗,與其他名錦比較,壯錦來自民間,充滿了勞動人民的智慧。

吳偉峰特別提到,壯錦與東南亞的越南、老撾、泰國等國家的民族織錦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在織錦技藝等方面有許多相似之處。“這體現了廣西壯族所處的地理環境以及中國與東盟各國的長期友好聯繫,同時也體現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交融,這也是‘一帶一路’文化交流的重要內容。研究壯錦的發展歷程,彷彿可以看到一條中國通向東南亞各國的絲綢之路。”

過去,壯錦曾面臨逐漸消亡的境遇。在政府和相關機構的努力下,目前已呈現出比較好的發展態勢,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壯錦。壯錦近年來陸續被列入國家級、自治區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一些壯錦產業也被列爲自治區級、國家級的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廣西可以進一步深化在壯錦文化方面與東南亞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共同保護和傳承織錦技藝。”吳偉峰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