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覽世界軍事改革風雲

軍事科學院柯春橋研究員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軍事學項目《世界主要國家軍事改革史研究》,近日由軍事科學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該書從預研、立項、完成到出版,共耗時8年,以近80萬字的篇幅,對近代以來世界主要國家軍事改革史進行了長時段全景式多角度的研究,是迄今所見這一領域出版的比較系統權威學術著作。該書的出版,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學術價值,而且還具有積極的現實啓示意義。

概念是思想的濃縮,是思維的工具,是客觀事物本質特徵的反映,也是學術研究起點。作者通過比較世界各國官方和學者關於軍事改革的定義,比較軍事改革、軍事革命、軍事調整等概念的異同點,對軍事改革進行了明確的界定,指出:軍事改革是指“爲確保軍隊高效完成政治任務而對國家軍事系統進行的重大改變和革新。”

這一定義重在強調:改革的對象是國家軍事系統,重點是國家軍事體制;改革的動因是軍隊難以完成國家所賦予的政治任務而引起領導者強烈的危機感緊迫感;改革的方式是重大改變和革新。爲深入地認識軍事改革,本書在“緒論部分對軍事改革的特性進行了全面的研究和概括,主要包括政治性創新性對抗性系統性風險性層次性

該書採用個案研究、國別研究和綜合研究相結合的方法,深入解剖和研究近代以來美、俄、日、英、法、德等國家38個軍案例,梳理和研究這些國家軍事改革史的發展脈絡和主要特點,每個國家、每個案例均自成一體,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綜合研究,以挖掘和總結規律性的經驗啓示。在改革案例的選取上,儘可能做到“兼容幷包”,既以成功的改革案例爲主,也精選個別失敗的案例作參照。

如兩次大戰期間各國軍事改革案例:既以和平時期的改革案例爲主,也選取少量戰爭時期的改革案例,如拿破崙軍事改革;既以國家主導的改革案例爲主,也選取個別軍兵種改革案例,如20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國陸軍改革等。這一獨到的體系安排,主要是爲了方便不同層次讀者的閱讀需要。如對個案感興趣,可以看個案;如對國別感興趣,可以看國別;如對整體感興趣,可重點看“緒論”和“總結”部分。

針對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實際,本書從軍事改革的社會與政治屬性、根本動因、根本原則根本保證、方式方法、檢驗標準等方面,挖掘出9條重大歷史啓示。關於社會與政治屬性,強調要從社會大系統的高度統籌軍事改革和社會改革,確保軍事改革與社會改革大致同步;從政治和全局上把握軍事改革的總體設計力爭達成政治控制與軍事效率的平衡等。

關於根本動因,強調平時就要樹立強烈的危機意識機遇意識,一旦條件成熟,就應堅決抓住機遇進行改革。關於根本原則,強調改革者必須牢牢把握並順應世界軍事發展的潮流,確保軍事改革的正確方向;不強調改革一步到位,但必須方向正確,不發生大的逆轉。特別是大破大立的改革,“二次創新”是十分必要的。關於根本保證,強調必須形成堅強有力的領導核心和務實擔當的改革家羣體,確保對軍事改革進行有效的領導組織實施;必須培塑開放創新的軍事文化,爲軍事改革的推進和軍隊戰鬥力的提高營造良好文化氛圍。關於方式方法,強調妥善處理軍事改革中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堅決破除阻礙改革的利益藩籬,同時又要儘快立起新的調節和規範利益關係的制度規則;正確處理學習外軍與保持特色的關係,找到適合自己的強軍之路。關於檢驗標準,強調堅持戰鬥力標準,以能否打勝仗作爲唯一標尺評估和檢驗軍事改革的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