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光陰的故事! 在「桃園眷村鐵三角」見證時代流轉 重溫黃金歲月

▲巷弄飄揚國旗旗幟,是桃園龜山憲光二村的必拍一隅。(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彭懷玉/桃園報導

從大遷徙時代走過戰火,最後落腳臺灣眷村成爲臺灣獨特的時代記憶。在老舊眷村紛紛改建拆遷,面臨人去樓空、文化消逝危機之際,桃園串聯龜山憲光二村、大溪太武新村中壢馬祖新村,打造「桃園眷村鐵三角」。邁向20個年頭的「桃園眷村文化節」更進一步讓眷村鮮活起來!橫跨戲劇、展覽、美食、電影、表演5大面向,帶領遊客一起回憶過往的美好時光。快跟着《ETtoday新聞雲》的腳步,認識「桃園眷村鐵三角」及本次「桃園眷村文化節」亮點活動

▲憲光二村斑駁的窗框,配上小型國旗,也是亮眼的拍攝點。(圖/記者湯興漢攝)

1.龜山憲光二村憲光二村是桃園唯一的憲兵宿舍,一進入狹小巷弄,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隨風飄揚,像是迎接賓客們的來訪;低矮的紅磚牆中藏着綠草、斗大精神標語「你參加、我參加,環境整潔靠大家」是讓許多人停下腳步的拍攝點;廣場中央的大榕樹裝上了三座鞦韆,蕩了蕩吹吹風,或是坐在木凳上,與後方平房一同合影,都是憲光二村最美的一隅。

▲▼在廣場中央大榕樹下的鞦韆,蕩了蕩吹吹風,或是坐在木凳上,欣賞平房與村景,都能體驗「憲光二村」的眷村閒靜時光。(圖/記者湯興漢攝)

憲光二村仍有空間多處尚未活化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龜山憲光二村正進行第一期修復再利用工程,預計於2021年完工。不過,現在保有濃厚的原始純樸感,反倒是一種難得的體驗。目前憲光二村正集結在地的眷村故事,未來也將打造臺灣首座「移民博物館」,展現多元文化融合的結晶。

▲沉浸式劇場小村很有事》打破錶演者和觀者界線,安排民衆成爲劇中角色,化身眷村的一份子,彷彿跟着劇中人物一起生活。(圖/記者湯興漢攝)

還記得12年前《光陰的故事》這部戲嗎?拍攝地就在龜山區的「憲光二村」。「2020桃園眷村文化節」推出沉浸式劇場《小村很有事》,打破錶演者和觀者的界線,彷彿跟着劇中人物一起生活,搭上時光機重溫眷村的黃金歲月,又笑又淚的劇情,錯過了真的可惜。

▲《小村很有事》帶領觀者體驗舊時眷村節慶氛圍。(圖/記者湯興漢攝)

《小村很有事》導演張丹瑋、宋易勳表示,原着取自美國劇作家曹爾頓《Our Town》的劇本,故事適合套進每個眷村裡,講述時代背景下,每個人出生到死亡的經歷,而《小村很有事》則與原劇本不同,選擇結尾婚禮喜慶,帶給觀衆歡樂氛圍。

▲《小村很有事》以婚禮喜慶的歡樂氛圍做結尾。(圖/記者湯興漢攝)

張丹瑋從小就對眷村文化有感,她說,當時發現故事劇本結合眷村情境,產生了一股神奇的魔力,爲了這齣戲,全劇組猛K了憲光二村的書籍,並蒐集所有環節、跟前住戶聊天,並將書中的角色關係做了微調;從去年就開始籌劃這齣戲,演繹出數十年前這個村子裡發生的點滴。

▲大溪「太武新村」建於1964年,以金門地標武山爲名,用以安置八二三砲戰時,駐防金門前線軍官眷屬。(圖/記者湯興漢攝)

2.大溪太武新村最初,大溪「太武新村」是爲了安置八二三砲戰時,駐防金門前線的軍官及眷屬所設,以金門地標太武山爲名。跟「憲光二村」一戶10至20坪整排相連不同,當年軍方將落在金門土地上的砲彈變賣,建成太武新村獨門獨院、單幢四拼、兩層樓磚造的建築,仿造美軍顧問團宿舍的美式建築風格,是將官眷舍現代化的代表,在桃園相當難得一見,其中一戶還是軍醫診所呢。

▲「太武新村」仿造美軍顧問團宿舍的美式建築風格,採用清水紅磚,表現出戰後臺灣的現代主義。(圖/記者湯興漢攝)

太武新村內最新亮點就是2020年剛開幕的「八二三砲戰故事館」,除了留下當時動人家書往來和資料,像是豬肉罐頭、躲在防空洞和壕溝避戰火,則透過模型還原屬於金門人的共同記憶,讓觀者不由得心一揪,跟着歷經戰火的摧殘,彷彿心情也洗了三溫暖。

▲▼「八二三砲戰故事館」,除了留下當時動人的家書往來和資料,也透過模型展現屬於金門人的共同記憶,戰火中的情景歷歷在目。(圖/記者湯興漢攝)

故事館更以鴿子象徵和平希望作爲結尾,將情緒拉回現實,除了讓現代人緬懷老一輩歷經戰爭的殘酷,也能回顧走過戰火的不易和體會自由民主的珍貴。參觀完沈重的歷史生活記憶,別忘了到庭院中坐會兒,在盤根錯節的大樹旁,吹着徐徐金風,讓心稍微平復下來。

▲太武新村將有多元賣店進駐,滿足遊客吃、喝、玩、樂、買的體驗。(圖/記者湯興漢攝)

太武新村將有藝術家駐村、具創客精神的coworking space、特色賣店、特色餐飲或複合式餐飲等進駐,讓民衆逛展後,也能滿足吃、喝、玩、樂、買的體驗。

狂想劇場主演移動式展演《河西之村》,透過故事中祖孫兩位主角帶領觀衆穿梭太武新村,開啓回憶的巡禮。(圖/桃園市政府提供)

太武新村同爲本次「桃園眷村文化節」場域,邀請狂想劇場主演移動式展演《河西之村》,由祖孫兩位主角開啓回憶的巡禮,以移動展演的方式,與觀衆一起漫步在太武新村,藉由聲音、物件和兒時味道的詮釋,在過去與現在交錯往返,呈現家園歡笑與淚水的故事。

▲中壢的馬祖新村可說是活化成熟的眷村。(圖/桃園市政府提供)

3.中壢馬祖新村中壢的馬祖新村是活化相當成熟的眷村,在文創市集及咖啡店進駐、設置漆上彩色顏料的「眷眷之屋」打卡點後,冰冷的眷村氣氛顯得更鮮明活潑,注入時代的新潮流,也是民衆腦中會浮現的眷村名單。

▲漆上彩色顏料的「眷眷之屋」,可以走進去拍攝、打卡。(圖/記者彭懷玉攝)

馬祖新村曾是將官、校官與尉官雲集之地,而有「星星滿天飛」的美譽;棋盤式的道路及美式花園洋房的風格房舍,形成各家門戶自成一格,有公共休閒場域還有涼亭,不難像當時生活的一點一滴。對面的「桃園光影電影館」原爲馬祖新村活動中心,於2015年整修完成,是可容納76名觀衆的標準杜比音效電影院。

▲▼馬祖新村主題故事常設展,重現當年官眷生活。(圖/桃園市政府提供、記者彭懷玉攝)

爲響應「桃園眷村文化節」,馬祖新村也特別邀請沈春池文教基金會規劃一系列活動,包含《閃亮的日子》敦青舞蹈團、馬村市集、我家的兩岸故事「遷臺歷史記憶」展覽,桃園光影電影館10月份也推出「舊時・新生」主題影展,讓民衆一同見證各地的眷村記憶,感受過往純樸的生活樣貌。

▲馬祖新村內也有好逛的文創市集。(圖/馬祖新村眷村文創園區提供)

桃園是眷村大市,不但眷村戶數密度最高,大型眷村數量也居北臺灣之冠。從桃園出發,一直擴及到全臺灣,甚至是全世界,臺灣特殊的眷村型態在「桃園眷村文化節」的推動下,今年已邁向第20年,桃園「眷村鐵三角」也各自形塑出不同的定位特色。爲了呼籲公衆彼此學習、尊重、珍惜和傳承文化,並進一步瞭解眷村的文化價值與意義,「2020桃園眷村文化節」也首度擴及至雙北、基隆,透過新世代與舊空間的對話,迎接「眷村新浪潮」的到來。

▲馬祖新村昔日軍用品完整被保留下來。(圖/記者謝婷婷攝)

即日起至25日,只要在臺北市四四南村、新北市空軍三重一村、桃園市龜山憲光二村、基隆二沙灣砲臺入口中,任選2處眷村園區,使用手機掃描QR Code連結集章系統並完成集章任務,便可參加文創小物抽獎

▲即日起至25日前,走訪北北基桃的2個指定眷村,可透過線上集章活動,參加文創小物抽獎。(圖/記者湯興漢攝)

另外,桃園眷村文化節加碼「眷村新浪潮,照過來!」活動,即日起至10月18日,只要到桃園「眷村鐵三角」(憲光二村、太武新村、馬祖新村)任一處,掃描QR Code進入臉書拍照模式,使用鐵三角AR畫面拍照,同時按贊並hashtag桃園眷村文化節,也可參加抽獎,相關資訊可至「桃園眷村文化節」臉書粉絲頁查詢。

桃園眷村鐵三角官網

桃園眷村文化節官網  桃園眷村文化節粉絲專頁

(桃園市政府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