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深度丨“逆風”前行的CXO變局與突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季媛媛 上海報道2023年對CXO行業而言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全球經濟在疫情後的挑戰、通脹加劇、利率上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以及一些行業特定挑戰,如生物科技投資放緩以及國家層面的監管等,諸多宏觀趨勢都在影響着企業的發展。

從近日來CXO企業交出的2023年成績單可見一斑。從業績表現來看,CXO行業高速增長態勢已一去不復返,不少企業遭遇業績陣痛期,特別是隨着新冠訂單需求消退,CXO行業的增長已經迴歸本質,增長主要來源於醫藥行業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

從當前醫藥行業的市場環境來看,自2023年以來國內生物醫藥行業面臨資本寒冬的衝擊,融資出現困難,此外,生物醫藥企業本身也面臨着同質化嚴重,創新驅動力不足的問題。受到內外部環境的影響,生物醫藥研發投入動力不足,如此,CXO行業出現利潤下降也是自然。不過,在這樣的趨勢之下,CDMO如何尋找新的增長點也成爲擺在各家企業面前的一大重要議題。

對此,有券商醫藥行業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ADC、GLP-1將成爲新的市場機遇。不過,也是由於GLP-1以及ADC這類“網紅”藥物的市場前景可觀,使得行業競爭加劇,也使得CXO企業之間陷入“內卷”。不少企業也表示,目前的市場需求很大,但仍然有很多公司拿不到訂單。

勃林格殷格翰生物藥業(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臧雨果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CXO從高速增長期走向增速平穩期是趨勢,一方面,一些“玩家”會因爲新環境下的戰略調整,離開這個市場;另一方面,無論是此前的PD-1,還是現在ADC或者GLP-1,乃至後續市場可能出現的新的大品種,均屬於現象級品種,面臨週期性的挑戰。

“我們也會需要根據實際長期戰略、整體戰略的安排,去調整CXO業務板塊在整體業務板塊和各個業務板塊當中所佔據的比例。”在臧雨果看來,CXO企業在選擇項目時也需要具備一定的標準,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

CXO生存戰

2023年是生物醫藥產業轉型之年。從現實情況也可以看到,2023年整個醫藥醫療行業投資步入下行通道,估值陷於低位,上市公司表現跑輸大盤,未上市醫藥公司的融資亦陷入冰點。在2023年上半年全球醫藥健康領域十大投融資中,與我國有關的僅有康橋資本和阿布扎比主權財富基金投資創新型生物醫藥企業海森生物一單。

這樣的現實也波及一直以來處於高速增長的CXO賽道。梳理幾年前的數據來看,過去CXO行業平均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長,而眼下,多家CXO公司的營業收入增速相比以往出現下滑,且存在較爲明顯的分化。

縱觀國內市場,藥明康德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營業收入首次突破400億元,達到403.41億元,同比增長2.51%,歸母淨利潤爲96.07億元,同比增長9%;藥明生物發佈的全年業績報告顯示,營收同比增長11.6%達170.34億元,公司擁有人應占純利同比下降23.1%至33.99億元;泰格醫藥2023年實現營業總收入73.84億元,同比增長4.21%,實現歸母淨利潤20.25億元,同比增長0.91%。

與CXO龍頭的增速放緩相比,昭衍新藥、凱萊英業績則明顯下降。昭衍新藥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23.76億元,同比增長4.78%,實現歸母淨利潤3.97億元,同比下降63.04%;凱萊英2023年營業總收入爲78.25億元,同比下降23.70%,實現歸母淨利潤爲22.69億元,同比下降31.28%。

這樣的態勢也與全球CXO企業的發展現狀相差無幾。全球CXO龍頭企業處境在2023年也不容樂觀,體量龐大如賽默飛也無法保持高速發展。賽默飛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整體收入428.6億美元,同比下滑5%。另外,在2023年先後宣佈了五次裁員,前三次都集中在上半年,五次總人數近千人。伴隨裁員,賽默飛在2023年還關閉了其位於美國新澤西州的一個工廠,該工廠主要提供生物製品開發和細胞治療服務。

德國化學品和醫藥CXO頭部企業Evonik(贏創)此前宣佈,計劃到2026年從現有的33000個工作崗位裁減2000個。據悉, Evonik該計劃旨在減少約4億歐元的成本,並使集團更加精簡、高效。繼2023年銷售額和利潤大幅下滑後,贏創預計2024年將僅有小幅增長。

另外,瑞士龍沙作爲全球最大規模的醫藥CDMO企業,在2024年初就宣佈裁員並關閉位於廣州知識城的大分子工廠。

而作爲目前在中國爲數不多佈局CDMO業務的外資企業,勃林格殷格翰CDMO業務板塊在全球和中國範圍內均保持增長。根據勃林格殷格翰披露的數據,CDMO業務板塊BioXcellence從2023年起併入人用藥業務。2023年BioXcellence全球收入10.91億歐元,佔比4.3%,相比2022年增長6.5%。2023年,勃林格殷格翰CDMO業務在華同比增長14%。

“目前CXO賽道的市場需求依舊很大,但仍然有很多公司拿不到訂單,部分企業甚至開始貼錢做服務,這是不健康的趨勢。”上述券商分析師預計,這種情況依然會持續兩到三年,這對不少公司來說都是一個考驗,爲了更好地應對這一考驗,企業也需要構建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龍頭自救策略

當全球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行業進入調整週期,CXO作爲價值鏈上游如何自救?

談及當下的市場環境,臧雨果認爲,從CDMO行業出發,似乎衆口一詞提及的均是行業暫時進入了“寒冬”季節。不過,任何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會先經歷迅速的發展期,然後會經歷一段平穩的期間。CDMO行業目前是進入平穩的發展階段,該階段目前是在進行一些產業結構的調整,一些企業會重新根據新環境調整戰略,甚至離開這個行業。

“不管是上海,還是中國,乃至於全球範圍,大家都非常重視生物製藥市場良性發展,所以能確保生物製藥發展最終整體向好。對於一些外資企業而言,不同公司都有自己的策略、戰略的調整。”臧雨果說。

事實上,在選擇合作伙伴及項目時,也需要做好風險管控。 臧雨果進一步介紹,勃林格殷格翰在選擇合作伙伴的時候,非常重視創新,其次就是看重客戶自身對於產品、分子、工藝的理解,對於最終上市產品長期的戰略佈局,需要有比較清晰的考量,

“不能今天發掘了一個目標分子,後期毫無規劃,如果只是想通過創新分子去獲得投資,而沒有長期的打算,這樣的業務發展對我們來說是不可持續的。”臧雨果進一步強調,價格、質量也是需要考慮的重要指標之一。而質量不是隻確保在單一市場,需要確保生產出來的產品基本能符合幾大市場,這也就意味着在建設生產基地,並且在生產這些產品的過程中,需要考量所有市場的標準,投入相應資金,讓產品質量符合所有市場要求。

成本顯而易見,鑑於團隊具有豐富的行業經驗、知識和想法,人才成本也不容忽視。因此,勃林格殷格翰在與客戶合作中會着重關注客戶是否有長期規劃,如果有上市的長期規劃,勃林格殷格翰會與客戶合作助力其在中國乃至全球的上市成功率。

至於在項目選擇層面,爲了找到新的生存空間,精準選擇“明星”賽道、成爲專業化的CRO或CDMO,已經成爲行業大趨勢。而選對賽道的企業,也會享盡市場紅利。以本土CDMO企業東曜藥業爲例,根據其披露的財報數據,自2020年戰略轉型佈局ADC CDMO賽道後,東曜藥業3年CDMO收入年複合增長率(CAGR)達38%,客戶數量CAGR達42%,項目數量CAGR達46%。而在2023年全年,東曜藥業營業收入達7.81億元,同比增長率達77%,其中,CDMO/CMO收入達1.41億元,同比增長率達94%,ADC項目收入佔比65%。

在臧雨果看來,則需要規避同質化項目。“目前生物製藥在中國是負責合同生產,我們會在前期做篩選的過程中,避免同質化嚴重的產品。CDMO行業有明顯的虹吸效應,客戶在選擇服務對象時,很多訂單會迅速向頭部企業聚集,這也使得國內第二梯隊、第三梯隊的CDMO企業受到的打擊及影響較大,不過,優勝劣汰也將成爲該市場後續的一大態勢。”

“出海”不確定性增加

雖然當前CXO賽道存在不少挑戰,但仍有不少業內人士紛紛表示:看好生物製藥和CDMO市場。

這也是由於中國的創新藥市場前景可觀,尤其是在中國生物技術公司的創新推動下,中國生物技術公司將堅持其在全球市場中的定位,那些具有良好科學基礎的公司將繼續吸引投資。另外,一些傳統的中國製藥公司在開發創新產品,一些領先的中國生物技術公司也在將其產品推向全球市場,中國生物技術公司與全球製藥巨頭之間的早期合作正在增加,釋放國際化潛力。

不過,在行業遭遇週期性陣痛之際,受美國“生物安全法案”事件影響,中國生物技術公司的國際化佈局也被認爲前路不確定性較強。上述分析師也指出,由於全球不確定性和試驗需求的變化,臨牀試驗仍面臨壓力,這導致2023年全球試驗數量普遍減少。

從藥明生物2022年的財報不難看出,北美作爲藥明生物最大的市場,中國是第二大市場,歐洲市場位居第三位。當時,藥明生物分析預測到,鑑於當時的市場增勢,在2023年,北美將繼續成爲其最大的市場,而瑞士有望會超越中國市場成爲全球第二大市場。

不過,這一預測結果明顯與2023年的數據有些偏差。根據藥明生物2023年財報,歐洲市場成爲藥明生物增速最快的市場,非新冠收入同比大增172.4%,2023年佔公司收入提升至30.2%;北美市場位居第二。中國市場非新冠收入同比下降1.2%,位居第三位。再加上,雖然“生物安全法案”尚未落地,但它已經產生了消極的影響。

在此環境之下,也有不少業內人士擔憂,後續Biotech企業“出海”不確定性增加。不過,臧雨果認爲,要積極地看待這個問題,至少目前爲止美國“生物安全法案”事件並不是針對整個中國生物產業。“當然,美國‘生物安全法案’最終出臺肯定會帶來一些顧慮,到準備‘出海’的時候是否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或者情況仍需觀望。今年也有國內創新藥企獲FDA審批的喜訊,並且也是差不多在‘生物安全法案’草案出來之後獲批,如果確實有創新藥,單考慮美國市場的話,還是應積極地考慮去接受,因此大方向還是非常積極。”

在臧雨果看來,如果需要規避一些潛在的顧慮,那與跨國藥企的合作會是一種很好方式。跨國企業本身在歐洲、美國等地都有完善佈局,享有良好的聲譽,可以幫助本土企業“出海”,如果單純作爲中國本土企業“出海”,可能會遇到更多的挑戰,但是如果是通過和外資企業、跨國企業合作,遇到的困難挑戰相對而言更少。

根據公開信息,勃林格殷格翰在前不久也收穫一份新訂單,來自於上海萊士。其中明確,勃林格殷格翰將爲上海萊士旗下血友病創新藥物SR604注射液提供工藝轉移及臨牀生產製造服務,致力於通過國際一流CDMO平臺轉化爲優質終端產品。

近年來,國內生物醫藥產業正駛入發展“快車道”,以國產創新藥爲代表的創新成果不斷涌現。這也要求,對CDMO參與者而言,需要重點關注核心競爭力,提高運營效率,擁抱新技術和新商業模式,以在這種環境下獲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