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工商團體 20日會小英

包括工總理事長苗豐強、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商總理事長許舒博、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李育家、工業協進會理事長葉政彥等八大工商團體負責人從產業、能源、金融、兩岸、國際經貿等面向備妥建言,作爲20日向蔡英文拜年時伴手禮。這也是內閣改組後,工商團體負責人與蔡英文首次面對面就經濟課題共商。

2023年的全球經濟,苗豐強、吳東亮等工商團體負責人一致認爲會是充滿變數與挑戰的一年,外有俄烏戰火未歇、地緣政經衝突、全球淨零碳排趨勢,內有少子化、高齡化、勞動力缺口擴大等等多元而複雜的挑戰與難題。工商團體負責人一致認爲,這些挑戰的解方並非一蹴可幾,亟須政府提出全盤、可持續、務實的主體性經濟戰略。特別是在當全球經貿逐漸走向區域整合態勢時,工商團體負責人認爲,臺灣若不能即時加入CPTPP及RCEP,將嚴重影響產業競爭力,不利臺灣長期的經濟發展,若要加入上述兩個組織,必須要重視中國大陸在世界經濟位置中的轉變,「兩岸關係必須要所調整。」

在兩岸關係上,工商團體負責人都肯定蔡英文日前在「臺商聯誼會」中重申願意與大陸對話。工商團體負責人指出,從產業觀點來看,大陸依然是不容忽視的經濟體,兩岸須打破眼前形同「冰封」緊張狀態,現階段若兩岸官方往來有困難,就讓民間先行,讓兩岸經貿活動可如常運行。

工商團體負責人都強烈呼籲應重新檢視現有的能源政策。工商團體負責人對「低碳能源」能否穩定供應「非常憂慮。」進而再次建議,爲確保2030年供電無虞及達成減碳階段目標,不論是燃煤、燃氣、再生能源,還是核能、氫能都應列減碳選項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