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危魚種「巴氏銀𬶋」海大團隊覆育成功

臺灣瀕危魚種「巴氏銀𬶋」,海大與海科館團隊成功覆育幼苗。(許家寧翻攝)

巴氏銀𬶋是臺灣特有的原生淡水魚,名列極度瀕危等級魚種。(許家寧翻攝)

巴氏銀𬶋的幼苗目前體長3公分,預計至少2年時間成體。(許家寧翻攝)

臺灣特有原生淡水魚種「巴氏銀𬶋」,名列2017年《臺灣淡水魚類紅皮書》極度瀕危等級魚種,國立海洋大學陳義雄研究團隊在林務局支持下,與原生魚學會合作,12日宣佈成功覆育出3公分長巴氏銀𬶋的幼苗,預計最快2年後將可長成野放。

陳義雄表示,巴氏銀𬶋(Squalidus banarescui)在2000年由臺灣業餘生態攝影師張永青在野外首度發現,目前僅存於臺中烏溪河段的中下游、支流水渠與水塘中,因爲棲息地受到河川污染、外來種入侵及築路築壩等工程破壞,生存空間受到極大的威脅。

巴氏銀𬶋是臺灣特有的原生淡水魚,在2009年被列入一級保育類動物,目前臺灣保育類淡水魚約有10種,由於巴氏銀𬶋是初級淡水魚,繁殖方式較接近埤塘型魚類,比起一般淡水溪魚,成長速度相當緩慢,「若臺灣沒有了,全世界再也看不到。」

陳義雄說,去年6月出生的巴氏銀𬶋的幼苗,目前蓄養保種于海洋大學覆育中心,目前的體長才大約3公分,體長需至少約5.5公分才能達成熟體型,比起淡水溪魚,一年即達成熟體型,推估巴氏銀𬶋個體發育至成熟須,至少2年的時間。

今年10月海大覆育中心及國立海科館自然繁殖成功出巴氏銀𬶋的子代,併成功紀錄了巴氏銀𬶋的早期發育史,讓巴氏銀𬶋的瀕危現狀出現一線生機,目前幼苗在沒有外來種威脅環境下成長,期待未來將魚苗放流回原生地,減緩巴氏銀𬶋的滅絕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