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有成 貓熊從瀕危級轉爲易危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美國夏威夷宣佈,將大貓熊的受威脅程度,從瀕危變爲易危。「中國的保育努力證實了我們可以扭轉瀕危物種命運。但我們需要做的還很多。」IUCN生物多樣性保護專家負責人簡•斯瑪特說。

澎湃新聞報導,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是一個衡量全球主要物種生存狀況和受威脅情況的清單,將物種的瀕危等級劃分爲7個等級,由高到低分別爲滅絕、野外滅絕、極危、瀕危、易危、近危和無危。其中極危、瀕危和易危物種又被統稱爲受威脅物種。

在夏威夷正在舉行的IUCN大會上,紅色物種名錄專家委員會宣佈更新這份名錄,名錄的上一次評估要追溯到2008年。

根據中國國家林業局2015年2月發佈的第四次大熊貓調查,截至2013年年底,中國野生大熊貓1864只,這比低谷時期1985年到1988年的1114只增加了750只。

IUCN紅色名錄哺乳動物評估專家卡羅•羅迪尼尼說,考慮到大熊貓的野生種羣在緩慢地恢復,IUCN決定將它在名錄中「降級」。羅迪尼尼認爲,保護的成功主要來自於對偷獵的打擊和棲息地的恢復。但是有研究認爲,氣候變化將會使大熊貓賴以生存的竹林減少35%,這將可能它們的種羣再次下降。另外,它們還面臨着棲息地破碎化等威脅。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自1963年開始編制,如今包括82954個種,是全球最大的受威脅物種名錄。其中受威脅的種共23928種,佔被評估的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