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水2.21億立方米!2021年夏季滹沱河、大清河、白洋澱完成生態補水

人民網北京7月9日電 (記者餘璐)記者從水利部獲悉,7月9日,歷時33天的2021年夏季滹沱河大清河白洋澱生態補水順利結束,滹沱河、子牙河子牙新河以及南拒馬河瀑河、白洋澱、趙王新河、大清河兩條補水線路共627公里河道全線貫通,補水水量達2.21億立方米,此次補水任務圓滿完成。

水利部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此次補水是水利部、河北省人民政府進一步發揮南水北調工程綜合效益、推進華北河湖生態系統復甦和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的積極探索,也是深入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我爲羣衆辦實事”的具體實踐。夏季補水推動滹沱河、瀑河、南拒馬河等生態環境持續向好,使子牙河、子牙新河、趙王新河等已斷流的河道重現生機,補水河流沿線生態環境發生可喜變化

一是乾涸河段重現碧波。補水後,常年乾涸斷流的趙王新河、子牙新河、子牙河重現碧波盪漾,原死水河段水體流動性改善,水流再現。補水後,有水河長較補水前增加53公里,增加9%;形成有水水面面積約62平方公里,增加11平方公里,增加21%。

二是地下水得到回補。經初步測算,近1.24億立方米水量入滲回補到地下,約佔補水量的56%,填補了地下水虧空,涵養了地下水水源。與補水前相比,補水河道周邊2公里範圍內地下水水位平均回升0.33米,其中滹沱河沿線平均回升0.42米,大清河沿線平均回升0.1米。

三是河道生物多樣性改善明顯。與補水前相比,趙王新河、子牙新河和子牙河在補水期間魚類種類數分別升高25%、33%和20%。底棲動物污物比例明顯下降,生物羣落結構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優化

四是水利工程生態效益進一步發揮。此次夏季補水,充分發揮南水北調工程和當地水利工程的水資源配置作用,統籌調度丹江口水庫、白洋澱、崗南水庫、黃壁莊水庫、安格莊水庫、旺隆水庫等,將汛前棄水通過河道有效補給到地下,爲逐步修復華北地區河湖生態系統創造條件

五是羣衆積極評價。白洋澱水質穩定改善,乾涸的子牙河、子牙新河在補水後煥發新的活力,從沿岸羣衆的問卷調查反饋情況看,羣衆的幸福感、獲得感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