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盤心法-AI商業模式模糊 慎防高股息ETF賣壓

美國商務部再度提高對半導體產品設備的禁令,衝擊AI以及半導體族羣股價。總體以及產業面的偏空訊息,加上籌碼面高股息ETF調整成份股造成AI族羣賣壓,臺股上週加權以及櫃買指數都下跌2.04%。

鮑爾19日表示,聯邦公開市委員會(FOMC)最近正在留意經濟成長持續高於趨勢水準,或者就業市場吃緊狀況未能緩解,可能讓通膨面臨進一步升溫的風險,就有需要進一步升息,目前的證據未能顯示政策過於緊縮,對於近期長天期美債殖利率走高採放任態度。

聯準會聲調意外偏鷹,造成美公債10年期殖利率再創高。由於美國財政部明年仍將擴大發債,需留意對資金排擠,以及壓低股市評價效應。

關於美國商務部新禁令,此次美方新規定改以「整體處理性能」、「性能密度」等其他參數替代先前傳輸速率門檻,使L40S亦遭管制。以當前中國市場約佔NVIDIA資料中心業務營收約20%~25%,初估新禁令對NVIDIA潛在最大營收穫利影響近1成。

目前市場普遍樂觀預期AI能在未來貢獻廠商獲利,但在AI商業模式未能確立前,不能排除市場對整體AI產業進行下修的可能性,進而影響獲利和現金股利預期。

以2023年預期現金股息計算,AI概念股殖利率平均僅3%,而指標高股息ETF殖利率在5.7%以上,該落差將使高股息ETF剔除不符合條件的AI概念股,或降低其在投資組合中的權重。從過去六個月數據來看,廣達、緯創、英業達、技嘉、光寶科的高股息ETF前十大股東,多數減碼30%以上持股。中國禁令短期有機會舒緩CoWoS產能、加速AI伺服器出貨,但中長期有AI商業模式未能確立,產業修正風險仍在,且上檔空間將遭遇高股息ETF調節持股壓力。

整體而言,建議AI概念股保守以對,採區間操作策略。

投資策略:

臺股在政策面持續作多下,逢回跌下檔買盤積極,於國際股市飄搖之際顯得相對強勢,形成以盤代跌的格局,行情的區間也將受限縮,採區間操作爲宜。IP以及IC設計服務業者受惠CSP業者開發ASIC取代GPU的長期趨勢,在AI商業模式未能確立的環境中,產業成長性將相對突出,逢拉回優先考慮。

觀察重點產業包括AI帶動的高階HPC晶片代工、IP以及IC設計服務業、高階電源、載板、散熱及半導體後段封測供應鏈商機(臺積電仍積極擴充CoWoS產能)、政策面加持之重電產業、受惠新臺幣貶值之外銷概念股(如汽車AM股)、手機供應鏈、記憶體、散裝航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