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爲武漢市屬國資券商後,華源證券正如何規劃“施工圖”?解碼改變基因後的這一年

財聯社4月30日訊(記者 高豔雲)近日,去年剛完成股權變更、國內最年輕的“華字頭”券商華源證券發佈2023年財報,展示出其在股權變更後的第一年經營中,所面臨的挑戰和取得的成果。

華源證券財報顯示,公司2023年營收告負,爲“-2.73億元”,淨利潤爲虧損9.07億元;公司總資產爲111.75億元,同比增69.20%;負債總額爲63.61億元,同比增138.87%。上述資產增速與業績表現呈現截然相反表現,反映出公司實現“脫胎換骨”後,歷史包袱仍在,短期內尚難實現業績迅速改觀。

但同時,自成爲武漢市屬國資券商以來,華源證券的突圍之勢愈來愈明顯,其中包括不斷加大的投入力度,以及推動戰略重構、團隊重塑、業務再造等,多個維度展現這家新銳券商的不屈鬥志。

被稱之爲“一流投行‘施工圖’”的《關於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近期發佈,其中除了談到要支持頭部機構通過併購重組、組織創新等方式做優做強外,也重點談到要鼓勵中小機構差異化發展、特色化經營,結合股東特點、區域優勢、人才儲備等資源稟賦和專業能力做精做細。

市場一直對中小券商的發展存有疑慮,上述“施工圖”從政策層面給中小機構的差異化發展規劃了空間,也給衆多“華源證券”們以發展空間。

爲何說虧損反而顯現特殊效應?

華源證券虧損9億,且較2022年1.29億淨利潤下滑明顯,歸因原九州證券的資產及經營結構。

華源證券財報顯示,公司2023年虧損主要源於歷史金融資產風險壓降,金融資產估值調整和計提信用資產減值。

據瞭解,由於在股權變更前“原九州證券”時代持有的金融資產,尤其是非上市股權、涉及訴訟的信用資產等陸續暴露風險,爲了客觀公允地反映資產情況,華源證券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對其金融資產可回收現金流進行評估,對減值、估值模型進行充分論證,並體現到了年度財務報告中。

顯然,虧損的背後並不是華源證券在過去一年的經營中存在重大問題和風險,相反或將有助於其適度釋放前期累積風險的結果,提高存量資產的質量,讓股權變更、步入正軌後的華源證券輕裝上陣,爲未來的經營發展奠定紮實基礎。

武漢金控集團接手後有哪些重要變化?

相較表面的業績下滑,更值得關注的是,華源證券內生性增長因素正在快速累積。

從該券商曆年年報數據可以看出,雖然在過去幾年合併口徑報表實現盈利,但主要是依靠其旗下另類子公司九證資本直投項目估值提升所致,母公司口徑已連續多年虧損,各項排名均位於行業尾部,盈利能力較爲薄弱。

自2023年1月19日武漢金控集團接手九鼎集團轉讓的股權,成爲實際控制人後,華源證券一直動作頻頻。

同年2月,華源證券董監高團隊發生變更,華源證券黨委書記由武漢金控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梅林兼任,梅林後續被選舉爲華源證券董事長。隨後,原長江證券總裁鄧暉出任華源證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當月17日,華源證券總經理和法定代表人變更爲鄧暉;

同年7月,華源證券公告,公司將行政總部遷移至湖北省武漢市,10月,華源證券在武漢舉行揭牌儀式;

同年9月,華源證券宣佈完成工商變更登記,正式從九州證券更名爲華源證券;

今年4月8日,華源證券對外宣佈已辦理工商登記變更、監管備案等程序,完成新一輪增資擴股,武漢開發投資有限公司、武漢光谷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武漢三恆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武漢中天昱誠商業管理有限公司4家股東共計增資16.76億元,註冊資本由33.70億元增至45.76億元。

華源證券相關負責人介紹稱,自成爲武漢市屬國資券商以來,公司不斷加大投入力度,推動戰略重構、團隊重塑、業務再造,實現多個維度發力。

包括,加大信息系統投入,逐步解決前期信息系統方面遺留的歷史欠賬;在市場上挖掘引進優秀人才300餘人,人才隊伍內核發生質變;全面啓動各地新職場建設,辦公環境、職場佈局顯著改善。

在業務發展層面,華源證券全面融入武漢金控集團協同生態圈,制定了全新的五年戰略規劃,將以金融科技驅動財富管理轉型作爲戰略突破口,打造“數字化金融科技證券公司”。

去年以來,華源證券陸續發力或重啓財富、資管、投資、投行、研究等業務,特別是逆勢佈局研究業務,吸引新財富白金分析師劉曉寧等人加盟,曾引發行業的廣泛關注。在各項舉措動作推出後,華源證券的聲譽、造血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有所提升。在剔除金融資產估值調整及九證資本業績影響後,2023年,華源證券單體及旗下期貨子公司九州期貨形成的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均較2022年實現正增長。

區域型券商如何真正突圍?

區域型券商如何真正突圍?監管已在重要文件中給出“施工圖”。

3月15日,證監會發布《關於加強證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監管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意見(試行)》。該文件被譽爲“一流投行施工圖”,其中明確指出,鼓勵中小機構差異化發展、特色化經營,結合股東特點、區域優勢、人才儲備等資源稟賦和專業能力做精做細。

去年底,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嚴格中小金融機構准入標準和監管要求,立足當地開展特色化經營”,對區域型券商的定位和發展方向提出了明確要求。

作爲武漢金控集團旗下的重要金融機構,華源證券在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面或被寄予厚望。

華源證券透露,2024年以來,公司保持戰略定力,搶抓市場機遇,對標年度經營目標,迎來一季度“開門紅”,實現扭虧爲盈,收入約2.5億元,利潤總額超4700萬元,展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尤其是華源證券單體實現了2020年以來首次盈利。

未來,華源證券將堅持“做深本地、做大規模、做出特色”,推動各項業務提升核心競爭力,加大區域深耕和協同工作力度,走差異化、特色化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力圖打造廣受認可、具有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的數字化金融科技證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