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繩海槽擴張」不只帶來地震,龜山島生成就靠它!

沖繩海槽區域圖。三角點爲周邊海底熱泉核四廠距離。(圖/翻攝自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記者林冠瑜/綜合報導

宜蘭南澳鄉外海在12日上午11時17分所發生芮氏規模5.8地震,讓許多北臺灣民衆感到強烈搖晃。事實上在宜蘭龜山島附近海域經常發生的地震,多是由於沖繩海槽擴張所引發,其特性爲規模小、深度淺,雖然令民衆驚嚇不已,但活躍板塊運動也造就了臺灣豐富的地理特色,包括蘭陽平原與龜山島,都是在此作用下形成。

臺大地科宋聖榮教授在《臺灣博物館季刊》指出,臺灣位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交界處,菲律賓海板塊向西北方沿着琉球海溝隱沒至歐亞板塊之下,形成琉球島弧支弧系統,並在琉球島弧後方形成沖繩海槽。

沖繩海槽擴張運動,不只產生地震,更讓臺灣東部外海附近的火山岩體,透過擴張形成斷層構造,「提供底下岩漿循着這些正斷層裂隙上升至海底,形成現今在海底所觀察到的火山或露出海面形成的火山島」,因此像著名的「龜山島」,就是海槽擴張而來,也是「唯一露出於沖繩海槽最南端的火山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