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師手驗出毒 專家:寶林案首個直接證據

立委徐巧芯昨出示臺北市衛生局三月廿四日到遠百信義A13寶林茶室採檢時的現場照片,那時廚房存有米酵菌酸毒素。記者曾學仁/攝影

臺大法醫學研究所受北市府委託,檢驗寶林茶室遠百信義A13店砧板、菜刀、水果刀、廚師手部等四項環境及生物跡證剩餘檢體,在廚師手部檢體驗出米酵菌酸陽性反應,臺大法醫所所長翁德怡昨天表示,這是食安風暴發生以來首次取得直接證據,但廚師手部只是間接媒介,問題還是出在食材,很可能是粿條。

「臺北市衛生局長陳彥元機警,想到把廿四日採檢的剩餘檢體交給我們檢測米酵菌酸,才取得這次的證據。」翁德怡說,取得北市轉交的剩餘檢體後,法醫所同仁昨天加班處理,驗出米酵菌酸陽性反應。

臺大法醫學研究所所長翁德怡昨天公佈廚師手部米酵菌酸檢驗陽性的過程。記者侯永全/攝影

「廚師手部驗出米酵菌酸代表污染源就在寶林茶室的產品中。」林口長庚醫院臨牀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指出,合理狀況是工作人員碰到這些不同食材,讓米酵菌酸沾染上去,雖然目前食材中都未檢出米酵菌酸,但應該是不同批食材,而採檢的也非同一批,因而驗不出來。

臺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牀毒物部主任楊振昌也認爲,臺大法醫所檢驗的四項檢體系北市衛生局於上月廿四日至餐廳採檢,當時也包括食材;廿六日食藥署再次檢驗多種食材卻均爲陰性反應,顯示兩次採檢爲不同批的食材,可能廿四日的食材已進入消費者肚子裡。

臺北榮民總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楊智宇表示,廚師手上殘留毒素,代表曾經接觸過受污染的食材。他說,長時間置於室溫的粿條,提供唐菖蒲伯克氏菌生長所需的營養和溫度,成爲一個非常適合細菌生長的「培養基」,此細菌在粿條中大量繁殖時產生米酵菌酸。

楊智宇表示,米酵菌酸是特定細菌產生的,難以人工合成。翁德怡也說,若在食物裡下毒,每個人身上毒素應差不多,但這次二十幾名患者中毒後症狀不一,有人重症、死亡,也有輕症或無症狀,因此被下毒的可能性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