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祿豐:打造工業版“幸福裡”推動各民族互嵌發展

近年來,楚雄彝族自治州祿豐市結合工業產業發展優勢和產業工人就業需求,學習借鑑永仁縣農業產業工人隊伍“幸福裡”社區樣板,探索具有祿豐特點的“幸福裡”社區,推動全市各民族互嵌式發展。把“幸福裡”建到項目建設一線。強化公共就業服務,維護勞動保障權益,爲企業提供要素保障、招工、智慧工地管理等便利,爲就業羣體提供就餐、用房、保險、維權等保障,保障項目施工安全、有序、高效進行,就業羣體舒心、放心工作,創造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實現在空間、文化、經濟、社會、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把“幸福裡”建到企業生產一線。在隆基單晶硅、錦潤數控、龍佰祿豐鈦業等龍頭企業推行產業鏈“大黨委”,組織引導羣衆“出了家門進廠門”,實現就地就近轉移就業,推動各族勞動者工作在一起、創業在一起,在共同邁向現代化中逐步形成“誰也離不開誰”的經濟共同體。同時,推動產業專業技能培訓定級與薪酬掛鉤制度改革,促進農民工向產業工人轉變,培育技能工匠,聚集技能培訓和工匠培育的強勁合力反哺產業發展,各族羣衆就業創業能力顯著提高。把“幸福裡”建到羣衆就業一線。結合實際爲用工雙方架起民族團結“連心橋”,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建設,依託零工市場和村(社區)零工驛站,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運營方式,爲供求雙方提供信息對接、線上結算、勞務對接、權益維護和糾紛調處等服務,將崗位送到羣衆“家門口”,把服務送到羣衆“心坎上”,暢通靈活就業渠道,提高靈活就業人員收入,不斷提升祿豐市勞動力就業率,進一步推進羣衆互嵌式發展計劃,不斷促進羣衆跨區域雙向流動,推動互嵌式就業縱深發展。作者:周雲美 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陳明海轉載請註明來源《民族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