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投教方式、構築“大投保”格局 證券公司多元化助力投資者保護

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 崔文靜 北京報道

“下一步監管工作重點是突出‘兩強兩嚴’,即強本強基、嚴監嚴管,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是證監會最重要的中心任務。”證監會主席吳清在今年兩會記者會上曾如此表示。

實際上,保護投資者尤其是廣大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不僅是監管的重要工作,也是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的努力方向。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綜合採訪與調研發現,投資者投訴很大程度上源於“非法證券金融活動”對投資者權益的侵害以及客戶對業務規則的誤解。爲此,證券機構普遍加強投資者教育及防非打非宣傳力度,以幫助客戶全面提高認知能力。

爲了讓更多普通投資者參與其中,近年來,監管與機構不斷創新投教方式,防非宣傳跑即爲創新案例之一。中證協聯合中國田徑協會、證券機構等持續開展“防非宣傳健康跑”公益活動,僅2023年5-12月即推出“線上+線下”活動55場。

與此同時,建設投教基地,組織投教進校園,編寫兒童財商讀本等也成爲加強投資者教育的創新方式。

疏解投資者情緒、滿足投資者訴求,同樣是證券機構努力的方向。券商紛紛暢通中小投資者訴求表達渠道、提高投訴處理效率。以申萬宏源爲例,其截至2022年底未辦結投訴相比2020年高峰期的下降比例達85%,未辦結投訴化解力度明顯增強。

多元化投教方式

“在長期與客戶交流及服務的過程中發現,很大比例的投訴源於‘非法證券金融活動’對投資者權益的侵害以及客戶對業務規則的誤解。”申萬宏源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因此,申萬宏源等券商紛紛加強投資者教育及防非打非宣傳力度,幫助客戶提高認知能力,將投資者教育和風險防範宣傳貫穿業務管理的全流程,重視以“風險承受能力匹配”爲核心的適當性管理,在日常宣教中充分揭示風險、引導投資者認識非法證券金融活動的“陷阱與套路”,從源頭上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暢通“投資者教育引導、產品業務適當性管理、維權救濟渠道”的全鏈條機制。

由於投資者金融知識素養差異懸殊,通過更爲簡單易懂、輕鬆有趣的方式開展投資者教育方能事半功倍。爲此,監管與券商紛紛嘗試多元化的投教方式。

比如,防非宣傳跑。2015年,中證協打破原有的防非宣傳模式,以更加貼近羣衆、採用不同年齡層、社會各界人士歡迎的健康跑活動形式開展宣傳,打造中證協“防非健康跑”公益活動品牌,現已組織八屆行業開展防非跑公益活動,每年舉辦打非宣傳健康跑已經成爲行業的一個例行活動。

自2021年,在證監會指導下,協會聯合中國田徑協會舉辦防非健康跑公益活動,兩個協會的合作是跨行業踐行社會責任的創新,讓不同年齡層的各界人士,在運動健身的過程中提高證券投資風險意識,減少非法證券活動的危害。

東吳證券即是防非宣傳跑的積極參與者,其於近期組織開展“抵制非法證券期貨基金活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防範非法證券宣傳月活動,針對不法分子網絡化、跨地域作案的特徵,內容聚焦非法推薦股票期貨基金、非法轉讓新三板股票、假冒仿冒證券期貨基金經營機構及從業人員、場外配資、非法發行股票、非法經營期貨業務、非法期貨交易、境外機構非法提供跨境證券交易服務、以私募基金名義違法展業、非法集資、金融領域非法中介等領域;堅持開展以“打防結合,預防爲先”爲原則的宣傳教育活動。

除防非宣傳跑外,證券公司還推出頗爲多元化的投教方式。以東吳證券爲例,其推動“四合一”備忘錄簽署工作,構建“一會、一局、一司、一校”投教進校園合作機制,在蘇州大學開設《證券期貨基礎知識》選修課程;組織編寫並出版江蘇轄區首部兒童財商讀本《我的財富魔法書》,並配套打造了八期《我的財富魔法課》真人視頻課、《貨幣的前世今生》動畫短視頻及音頻等投教產品;持續開展“投資者教育進百校”、“智慧金融賦能,財商教育之旅”等系列財商教育和暑期夏令營活動。

構築“大投保”格局

根據《證券法》,投資者與證券公司等發生糾紛的,雙方可以向投資者保護機構申請調解,普通投資者與證券公司發生證券業務糾紛並提出調解請求的,證券公司不得拒絕。構築“大投保”格局,及時解決投資者糾紛,也是證券公司當前的努力方向之一。

2022年起,申萬宏源陸續與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及上海資本市場人民調解委員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及《證券業務糾紛調解合作協議》,在維權訴訟、持股行權、糾紛調解等方面開展合作,健全多元糾紛化解機制、提升投資者保護工作水平。

針對一些涉衆涉穩、集中頻發的侵害投資者權益事件,力爭與行業及監管形成合力,構築“大投保”格局。比如,針對近年來高發的“假冒證券公司APP”違法違規私募基金等非法證券金融活動,侵害投資者合法權益引發的投訴事件,需要集網信部門、金融監管、公檢法等執法部門之力協同,形成防範和處置合力。

針對既往投訴處理情況,申萬宏源進行系統梳理並編撰《投訴典型案例》,進一步總結宣傳公司各分支機構在投訴處理的經驗成果,充分發揮優秀案例示範引導作用,引導各分支機構通過相關案例的學習,不斷完善和改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