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必看!離島最美祭典 「馬祖擺暝」全記錄 跟神明一起前後搖擺

記者蔡玟君/馬祖報導

對馬祖人來說,比過年圍爐還重要的,是每年元宵期間的「擺暝」和「酬神活動,約從農曆正月13日開始至正月29日之間,馬祖四鄉五島都會開始舉辦擺暝酬神活動,而北竿因擁有獨特的神轎文化,近年更成爲觀光客和攝影愛好者於冬季造訪馬祖的焦點,此次《ETtoday新聞雲》就造訪北竿,紀錄阪裡村擺暝全部過程。

▲馬祖北竿阪裡村擺暝。(圖/馬祖有個周小馬淚人臉書專頁授權提供)

北竿擺暝活動固定在每年農曆正月13到15日舉辦,以阪裡村的「阪裡十三暝燒馬糧」打頭陣,爲北竿擺暝揭開序幕。北竿當地金牌導遊林愛蘭說,阪裡原本和白沙白馬尊王共用一個香爐,爲了尊重達成協調,在阪裡村的阪裡大宅先舉行,揭開一年元宵節序幕。

▲各村神轎齊聚阪裡大宅。(圖/記者蔡玟君攝)

▲神轎準備出巡時會先開始放鞭炮。(圖/記者蔡玟君攝)

從農曆正月13日早上開始,村內各家人會準備供品放到阪裡大宅內供奉,爲了在供品上增添喜氣當地人還會切紅色蘿蔔絲點綴,去年結婚生子家庭也會供奉子孫燈謝神。約從下午5點開始,阪裡大宅前越來越熱鬧,不僅白馬尊王會先出去和幾戶有安放神明的家庭出巡拜年,來自北竿各地村莊內的宮廟神明,在轎將擡着神轎下也來到阪裡大宅前齊聚拜年。

▲馬祖北竿阪裡村擺暝遶境。(圖/馬祖有個周小馬追淚人臉書專頁授權提供)爲了迎接各宮廟神明到來,首先會在路上放鞭炮,轎將擡着神轎在鞭炮中繞着圈跑,時不時前後搖擺,不同宮廟的神轎若是在路上碰到,也會靠近緊緊相貼,代表神明間互相表達友好,接着一座座神轎擡進阪裡大宅內,向阪裡的白馬尊王拜年後,在鑼鼓隊的敲打帶領下,開始遶境。

▲▼神轎遶境時鞭炮與煙火同步施放。(圖/馬祖有個追淚人周小馬臉書專頁授權提供)

今年受到疫情影響,馬祖官方擺暝活動取消,各村的擺暝活動也縮小規模。今年參與阪裡白馬尊王遶境活動的約6間宮廟、12座神轎,從阪裡大宅起駕,在鑼鼓喧囂中,開始到沿途不同宮廟拜訪,代表神明相互拜年,神轎間更會架在一起「尬乩」,像是神明比誰的轎將更厲害一般,都是擺暝中必看風景。

家家戶戶都會有人燒馬糧。(圖/馬祖有個追淚人周小馬臉書專頁授權提供)

「阪裡十三暝燒馬糧」另一個必看重點就是燒馬糧,北竿當地金牌導遊林愛蘭說,由於白馬尊王喜歡白馬,信衆愛屋及烏,爲了讓祂的馬兒有糧食吃,家家戶戶門前都會準備糧草燒馬糧給神明的座駕,形成全馬祖只有阪裡纔看得到的燒馬糧文化。

▲當地廟方人員開始點火燒馬糧。(圖/記者蔡玟君攝)

當遶境隊伍返回阪裡村主要街道,家家戶戶前開始燒起馬糧,在火光與熱鬧的鞭炮炸響聲中,轎將擡着一座座神轎在每一戶前停留,如慶賀般旋轉奔跑、前後擺動,村民也會趁此像各個神明上香祈福

▲神轎圍着馬糧開始酬神。(圖/馬祖有個追淚人周小馬臉書專頁授權提供)

除了家家戶戶門前都會燒馬糧,在阪裡大宅斜前方的空地上,宮廟更會搭建圓形磚窯,在裡面放置大量糧草,宮廟人員首先會沿着磚窯繞一圈貼紙壓窯,再點火燒起馬糧,此時鞭炮響起、各宮廟神轎齊聚,像是神明感謝愛馬過去一年辛勞般,圍着磚窯奔跑旋轉,在黑夜中將「阪裡十三暝燒馬糧」氣氛炒到最高點。

北竿擺暝可不只有各方廟宇遶境可看。在各宮廟遶境結束後,轎將們會扛着神轎、帶着鑼鼓隊前往民衆的家拜年,若是前一年度家中有剛結婚的新人,神轎也會前往該戶人家「送喜」。

有喜事的家庭會在新人房中桌上擺上紅蠟燭、祈求早生貴子的雞蛋和麪,牀上放着象徵平安的蘋果,德高望重的長輩則會向新人獻上祝福的話,併爲新嫁娘簪花,最後該家庭會請大家吃象徵團圓喜氣的湯圓、發紅包,讓所有人一起沾喜氣,但送喜並不開放觀光客參觀。

▲馬祖橋仔村三合殿。(圖/記者蔡玟君攝)

此外,在農曆正月十五這天,在橋仔村的三合殿內則有北竿特殊的求靈籤文化可以體驗。三合殿主委陳尚飛說,三合殿主祀玄天上帝,獨特的求靈籤文化則已傳承百年曆史,爲了讓更多旅客能體驗求靈籤文化,5、6年前對外開放,往年多固定在元宵節凌晨1點舉行。

▲馬祖橋仔村三合殿靈籤籤櫃。(圖/記者蔡玟君攝)

三合殿的求靈籤文化與臺灣本島廟宇最大不同在於,求籤者上香向神明默唸自己的名字和想問的問題後,用木製筊杯連續擲筊三次,一正一反代表「聖」、兩正代表「陽」、兩反代表「陰」,經過三次擲筊結果到籤架上取籤詩,再由廟方解籤,當地人更建議在漲潮時前往,會更準確靈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