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央視紅人到被“雪藏”,事業巔峰時回鄉創業,他如今怎麼樣了

趙普,曾經的央視一哥,在巔峰時期辭去了央視主持人的工作,轉頭擺起了地攤。

他曾憑藉着出色的主持能力和共情力感染着許多觀衆,但也因爲太過真性情而得罪了很多人。

所以他的突然離職也被人們各種猜測,說他是因爲揭露了驚人內幕而被“雪藏”的。

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好幾年過去了,趙普現在如何了?

超強的共情能力

趙普是一名央視主持人,因主持了很多節目而被人們所熟知,其中就包括《朝聞天下》和《晚間新聞》。

但是他之所以那麼受歡迎,除了主持的好,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因爲他是一個真性情的人。

正是因爲有着強大的共情能力,趙普經常會對一些社會新聞感同身受。

比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他在報道實況的時候,一度哽咽到說不出話。

他的真情流露也同樣牽動了千萬觀衆的內心,紛紛在電視機前同他一起落淚。

他的身上一直都有一股正義感存在,這種正義感讓他經常看不慣一些事情的做法,因此經常在主持的時候展現自己情緒化的一面。

因爲他非常敢說,所以經常讓觀衆拍手叫好,視頻片段在網上也非常火。

這些看似“不專業”的行爲,卻也讓觀衆更加喜歡他。

其實趙普並不是一個不專業的人,從他這些年參與的主持或是製作的節目來看,他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而他一路走來也經歷了很多種艱辛。

主持人之路

很難相信,這位央視的主持人一開始並不是專門學習播音主持的,而是一名軍人。

當時他只有初中學歷,一畢業就參軍了,成爲主持人的契機也是在那裡開始的。

在部隊的一場聯歡會上,他無意間被首長髮現聲音出色,於是就被安排在了部隊的廣播室裡。

那是趙普第一次接觸播音,之後雖有波折卻也在進行廣播的時候確認了自己未來的方向,從此產生了成爲一名播音員的想法。

他在部隊一共當了三年的廣播員,復員之後他回到老家,參加了當地的普通話大賽。

當時他信心滿滿,認爲自己也算是經驗豐富,所以一定能拿到冠軍。

可事實卻是他連複試都沒有進,這次失敗給了趙普很大的打擊。

他也終於清醒,自己距離一個播音員還有很大的距離。

但是趙普並沒有氣餒,他決定重振旗鼓,好好的練習。

也是這個時期,趙普經歷了人生中最昏暗的時刻,先是父親癌症去世,後又被公司辭退。

但是無論當時多麼的崩潰,他也依舊是挺過來了。

在1995年,他迎來了曙光,北京廣播學院面向全國招生了。

趙普非常想抓住這個機會進入學校系統的學習播音,於是下定決心備考。

但是他從初中就輟學了,如今想要參加考試更是難上加難。

所以他只好借來高中的課本,在距離考試只有幾個月的時候,進行考前衝刺。

那段時間他爭分奪秒,廢寢忘食,每天都在用功讀書,絲毫不敢鬆懈。

最後,趙普終於踏出了夢想的第一步,成功的考入了北京廣播學院。

在學校裡,他也是積極地吸收着“養分”,不斷地生長。

畢業之後,他去到電視臺鍛鍊,在那裡他也發現了一片新天地,並且十分羨慕那些可以出鏡的主持人。

但是趙普並不是一個浮躁的人,他知道以他現在的經驗還達不到那種水準,所以先吸取養分,之後再默默等待機會。

後來機會還真給他等到了,當時電臺的主持人臨時有事不能出席,趙普主動站出來說自己可以試一試。

就是這一試,讓趙普出現在了大衆的視野,並且在之後還獲得了更多的出境機會。

這次機會,除了幸運,更多的是趙普紮實的主持技巧,如果沒有出色的能力,機會到了也是把握不住的。

之後趙普就開始變得越來越好,漸漸開始主持一些重要的節目。

他在這中間,繼續修習了學業,拿到了碩士的文憑。

他在電視臺待了很多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一路高歌猛進,成爲了央視的主持人。

再起風波

成爲央視主持人之後,他也獲得了更高的知名度,同時他耿直的性格也顯露在人們的面前。

樹大招風,他也曾因爲太過耿直,觸犯到了別人的利益,從而被“雪藏”。

他曾在幾年前揭露了食品中的工業明膠對人的健康有害,並在微博提醒了老百姓不要吃果凍或者是老酸奶。

但是當時趙普的影響力已經很大,這件事也引發了一系列爭論,趙普也因此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之後趙普就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出現在公衆視野,讓觀衆一度以爲趙普被雪藏了。

其實趙普那時候只是在“避風頭”,爲了保護他纔沒讓他出現,過了一段時間,趙普就重新回到了節目中。

不過之後趙普還是選擇了離職,據趙普口述,當時有人看上了他的位置,所以對他多有刁難,趙普不想再過多的扯皮,所以就選擇了離開。

況且他當時也有一件想做但是沒有機會做的事情,於是在離開央視之後,便擺起了地攤。

但是地攤上東西可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非遺產品。

因爲工作原因,這些年他接觸到了非常多的手工藝人,並愛上了手工藝品。

所以趙普想要把這些非遺產品發揚光大,儘管他知道這些產品比較小衆,可能賺不到什麼錢,但他還是做了,這一切都只是源於喜歡。

這麼多年過去了,趙普如今怎麼樣了?

趙普在這些年間,聯合他人一起創建了一個傳揚非遺產品的APP,還創辦了中國匠人大學,裡面聚集了所有熱愛非遺產品的人。

隨着網絡的發展,他也開始創立了電商品牌,目的是爲了助農,幫助那些農民售賣滯銷的農產品。

這些年,他還時常做一些公益幫助他人,但是自己卻年過半百都沒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

有些人嘲笑他爲了名聲不要幸福,但每個人有每個人活法。

對於趙普來說,房子並不是最重要的,有一個可以住的地方就可以了,他覺得與其買了房子之後每日擔心着怎麼還房貸,還不如住在酒店舒服。

現在他也依舊是那麼的自由隨性,他的耿直在這個虛假的網絡世界顯得格外真實,我們不必過多的干涉別人的選擇,精神世界的滿足或許對於一些人來說纔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