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28直擊/排灣女孩:能源轉型須與原民協商

排灣族人郭文萱前往杜拜參與聯合國氣候峰會周邊會議,分享臺灣原住民族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願景工程記者孫文臨/攝影

臺灣積極開發光電場挹注再生能源,卻造成在地環境衝擊、居民權益受損等亂象,成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8的關注焦點。排灣族人郭文萱六日穿着傳統服飾現身峰會,她以臺東知本溼地光電開發案爲例,高呼「沒有原住民權益,就沒有氣候正義」。另一羣來自臺灣的青年代表與民間團體則以臺南七股爲例,指政府「漁電共生」政策,造成在地的環境不正義,亟需公正轉型。

郭文萱在友邦帛琉及國合會、環團共同舉辦的論壇中指出,面對氣候變遷,各國急推再生能源,但過程不能忽視人權;臺東知本溼地是卑南族卡大地布部落的傳統領域,生態豐富,但二○一八年遭規畫爲一六○公頃的太陽光電場,部落堅決反對,爭訟兩年才撤銷能源業者的開發許可。她說,這起案例凸顯開發再生能源過程與當地原住民協商的重要性,協商雖不容易,但不協商,反而浪費更多時間跟金錢。

「原住民族不僅受到再生能源開發的衝擊,也是氣候變遷的受害者。」郭文萱說,二○○九年莫拉克風災導致近六百多人死亡,這些絕大多數是原住民。政府以安全爲由將倖存者遷至山下的「禮納裡」部落,決策過程未與部落居民討論,造成社區分歧及文化斷裂。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副秘書長鄭佾展說,談氣候治理就不能忽略原住民,他們不僅是氣候變遷的受害者,也可以是氣候治理的貢獻者,他們的傳統智慧能協助監測環境變化,參與森林與海洋管理。

另一場氣候公正轉型的周邊會議上,臺灣青年代表與民間團體發表臺灣氣候盟約的「松山宣言」;國際氣候發展智庫執行長趙恭嶽說,爲迴應地球升溫危機,「松山宣言」承諾積極落實「氣候變遷因應法」和參與「全球盤點」。

臺灣青年氣候聯盟代表李昀錚以臺南七股光電開發爲例,指政府漁電共生政策,導致土地價格及租金上漲,漁民苦嘆生計遭毀,臺灣開發光電場正面臨公正轉型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