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產業向“新”而“興”(現場評論)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促進產業向“新”而“興”(現場評論)

——當好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堅定行動派、實幹家⑦

王 者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14日 第 05 版)

着眼未來,千方百計讓優勢產業更優、優質產業更新、特色產業更精

伴隨着火光煙霧,火箭騰空而起,現場響起歡呼聲。今年1月,記者在山東省海陽市大海邊見證了一次火箭發射。

充滿科技含量的火箭發射,竟然在一艘船的甲板上就能完成。海陽爲什麼“能”?

看“天時”,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海陽抓住了寶貴機遇。

看“地利”,這裡位置獨特、安全,可滿足小傾角、太陽同步軌道等多種軌道衛星的發射需求。

發展新興產業,“人和”也至關重要。2019年,長征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以海陽港作爲出海母港,成功實施我國首次海上發射。從一次海上發射到一個新興產業的躍升,與海陽持續提升產業配套服務的努力密不可分。2023年6月,一家公司擬在海陽安裝發射保障設備,由於相關人員未能及時到位,無法現場提交材料。當地行政審批局工作人員瞭解情況後,啓動“不見面審批”辦理模式,線上指導企業填寫申報材料,以“容缺受理”方式提前給予項目賦碼,助力項目順利立項。從項目審批、產業引進、基地建設,到打造航天科普館、特色小鎮,海陽的發展實踐證明,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各環節、全過程,方能吸引更多上下游產業集聚,爲新興產業發展夯基壘臺。

培育和壯大新興產業,高質量是“關鍵詞”。今年一季度,山東省集中優質要素支持32個省級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羣培育壯大,總規模達到3.2萬億元。着眼未來,千方百計讓優勢產業更優、優質產業更新、特色產業更精,就能爲發展不斷注入新動能。

規劃有看頭,實幹有勁頭,產業就有奔頭。對地方經濟發展而言,引進新興產業只是開始,培育壯大產業集羣的路還很長。一家生產鋰電池的企業,經過比選後將項目落戶于山東省棗莊高新區。企業負責人直言:這裡對鋰電產業有清晰的發展規劃,也有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實幹精神。從工廠選址到廠房設計,從設施建設到設備調試,當地成立服務專班,實時跟進生產進度。企業也鉚足幹勁、穩紮穩打,助力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行業發展有頂層設計,企業經營有規劃指引,形成清晰的發展路線圖,讓新興產業的發展空間更大、動力更足。

培育新興產業,人才至關重要。爲激發人才優勢,山東省棗莊市出臺《關於強化人才支撐推動鋰電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試行)》,明確鋰電產業人才引進、獎勵、服務等各項舉措。山東精工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帶頭人張敬捧對此感觸頗深。她帶領團隊自主研發了9款磷酸鐵鋰電池,科研團隊獲得獎勵資金累計達390萬元。挖掘人才資源,還應注重招才引智,推動校企合作。今年以來,棗莊已累計爲鋰電企業引進各類人才870餘人。提供良好平臺,切實保障待遇,助力實現人生價值,才能真正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以人才匯聚的“雁陣”支撐產業發展的“矩陣”。

放眼神州大地,新興產業正涌動活力、向陽生長。因地制宜、搶抓機遇,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必能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書寫新篇章。

(作者爲本報山東分社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