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們的生活越來越紅火”(共建“一帶一路”·故事匯)

本報記者 俞懿春 劉 慧

從柬埔寨首都金邊出發,沿着3號公路一路南下,大約1小時後,汽車拐上一條鄉村公路,兩側是一眼望不到邊的農田。行駛約20分鐘後,茶膠省巴提縣達弄村出現在公路盡頭。

穿過一幢幢高腳屋,經過一排太陽能路燈,汽車停到村長邦桑穆迪家的院子前。“自從通了水泥路,從金邊來村裡方便多了。”邦桑穆迪高興地迎接記者到來。

邦桑穆迪的家是當地典型民居高腳屋:上層用於居住,有木製臺階直通屋門;下層以水泥樁作屋腳,用於乘涼和做飯等。正值下午,村子裡十分安靜,只有一些老人和孩童。邦桑穆迪說:“一些村民在田地裡幹活,年輕人大多出去讀書或在附近的工廠打工。”

曾經的達弄村就像一個被農田包圍的孤島,從縣城到這裡需要穿過10公里的田間土路。若是碰上下雨天,村民們出行很辛苦,上學和打工都會受影響。2021年1月,由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出資1000萬元人民幣、爲期3年的中柬友好扶貧示範村項目正式啓動。

“項目啓動後第一項工作,就是幫助修建連接村子和3號公路的鄉村道路。”邦桑穆迪說,村裡的土路全部修成了柏油路,這讓達弄村成了巴提縣168個村莊裡唯一一個柏油路能通到每家每戶的村莊,“路修好了,下雨天出門再也不愁了。”

和大多數村民家一樣,邦桑穆迪家的院子裡也擺放了幾口大水缸。以前,該村的生活生產用水主要靠井水和雨水,水缸不可或缺。“水井的水質不好,很鹹,喝水還得靠買從外面運來的水。”邦桑穆迪說。

“村裡人均年收入約200美元,而1噸水就要4美元,一家算下來買水要花不少錢。”負責協調示範村項目的巴提縣副縣長克速蓬說,通過柬中友好扶貧示範村項目,村裡興建了蓄水池,成立了自來水管理委員會,爲全村100多戶家庭接上了自來水水管。

記者和克速蓬一起,沿着田埂來到距村子不遠的蓄水池。這個長60米、寬60米、深8米的蓄水池主要用於收集和儲存雨水。水池旁邊有一座小型水廠,用於過濾和淨化從蓄水池抽上來的水。

自2022年10月水廠投入使用以來,村民孫頌託一直義務負責水廠的看管和運營。“現在水龍頭一擰開,就可以用上乾淨的水,生活方便多了。”他說。

黃昏時分,村裡的68個太陽能路燈自動亮起。在工廠上班的年輕人騎着摩托車陸續回到村裡,孩子們在路燈下玩耍嬉戲,村口阿慧開的小賣部也熱鬧起來。

今年20歲的阿慧曾經在附近中國人投資的工廠裡打工。“現在村子發展起來,有了路燈晚上也更安全,我就辭職在村裡開個小賣部。”她說。

“通了路和自來水,安裝了太陽能路燈,村民們外出打工、做小生意的越來越多。”中柬友好扶貧示範村項目的協調及執行方——柬埔寨民間社會組織聯盟論壇項目計劃部主任謝莫尼勒告訴記者,有的村民還在當地批發蔬菜後運到金邊銷售。

“以前,達弄村在全鄉8個村裡經濟排名倒數第一,如今在示範村項目的幫扶下,村子排名已經上升到前四了。”克速蓬說,柬中友好扶貧示範村項目還計劃改善達弄村的教育和醫療條件,發展養殖、畜牧業,開展技能培訓等,“在柬中雙方共同努力下,村民們的生活越來越紅火”。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05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