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建軍邏輯、戰略方針與臺海衝突

(圖/翻攝112年國防報告書)

對於潛在的臺海衝突,檯面上討論焦點多流於對單一武器裝備的數據與數量比較進行粗淺判斷,而鮮有系統化、多面向的深度剖析。例如常有人津津樂道中國大陸福建號與美國福特級兩航母比照,而僅得出「大陸對上美國必敗」、「大陸不堪一擊」斯類簡化結論,對戰爭評估總過於樂觀。在粗淺的武器比較外,我們有必要對大陸軍事力量進行深層次分析。當中,大陸軍事力量建設邏輯與戰略方針綜合分析,是一個有趣的觀察點。

一國如何發展自己的軍事力量,學術多探討外部環境層面之影響。戰力擴散論以爲,一國戰力也會依據世界最強國家而建設,但在多個面向上與仿效不同。例如該國會依據自己的內、外條件,進行有限度、有選擇的模仿。

回頭來看大陸的軍事建設,似可解釋一些端倪。2000年開始大陸國產武器都漸屏除過往俄式武器特色,而轉向美國與西方看齊,例如光華艦身的護衛艦;配相位陣列雷達的神盾艦;航母從滑跳起飛發展爲電磁彈射;全通甲板的兩棲攻擊艦等。常聞大陸網民戲稱,美軍的最大粉絲,其實是解放軍。這某種程度也意味着,大陸科技實力與美國及西方差距,將愈來愈小。

這也增加了大陸是否要稱霸之疑慮,尤其是當第三艘航母福建號建成、海上力量延伸到歐亞甚至南美,全方位向美國看齊,更使本來已經縱橫四海的美軍緊張:大陸會不會以全球爲範圍,進行與美國的軍事影響力鬥爭?據此,我們有必要增加討論面向:這些武器將打什麼樣的戰爭?即,大陸的軍事戰略方針。

麻省理工學院的傅泰林統整解放軍建軍以來所有戰略轉變後指出,1990年代以前多數時間,解放軍仍都以大陸軍思維在考慮如何打總體戰,敵人在美蘇之間轉換、戰略在誘敵深入的游擊戰、運動戰與拒敵於外的陣地戰之間遊移。波斯灣戰爭後才從總體戰轉爲關注局部戰爭,又在科索沃、伊拉克戰事後重點發展「信息化」(而非機械化)、「一體化」(而非分散指揮)、「聯合作戰」(而非偕同作戰)的「系統衝突」。2004年公佈的戰略爲名「打贏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爭。當前大陸軍事戰略方針依照2015年白皮書,稱爲「打贏信息化局部戰爭」。刪除「條件下的」,意味信息化不再只是戰爭其中一條件,而是戰爭本身。在此戰略下,大陸首要進行軍改,其次重視海上威脅。

可以看出,大陸在建政後很長一段時間,都在關注單一總體威脅,直到30年前開始轉變爲多個局部衝突(當中又以臺灣問題爲首)。此後儘管時常有零星衝突發生,但30年來美國始終不是北京的主要戰略目標,最多是區域衝突的涉入對象。2015年白皮書明確提到,要「有效控制重大危機,妥善應對連鎖反應,堅決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統一和安全」,控制重大危機、應對連鎖反應,放在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等文字之前。

在此之下,臺海潛在的衝突想像應是:北京以美國在政治上的「先發」(如官員來臺、外交承認等),定調爲對大陸主權之侵犯,接以防禦爲名進行軍事衝突上的「制人」,並且將衝突圍繞在島嶼封鎖與登陸的局部戰爭。當中,大陸會極力避免與美國正面衝突、阻止局勢升級,美國也將限制介入力道與衝突範圍。

吾人對於臺海戰爭的想像總是過於簡化而粗糙,然分析中共建軍邏輯與戰略方針,多面向多層次的對照才能察覺臺海衝突的高強度、多限制、不穩定、不對稱,也就不至犯下單純用「航母殺手」、「一兵一紅隼」就能全殲敵軍的錯誤幻想了。

(作者爲軍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