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實力踱步 臺選手多轉戰赴陸

參加第二屆海峽兩岸暨港澳電競聯賽的臺灣代表選手Yursan(左)與教練Benny認爲,兩岸電競應多交流,多舉辦賽事最直觀有效。(吳泓勳攝)

「2023第二屆海峽兩岸暨港澳電競聯賽」11月28日至30日在深圳舉辦總決賽,由兩岸四地隊伍爭奪冠軍。此次參賽的臺灣代表選手與教練都認爲,這些年大陸電競水準持續提高,加上市場蓬勃與薪資等吸力,臺灣優秀的電競選手幾乎都會轉戰大陸,認爲如要促進兩岸電競交流,「多辦比賽」是最直觀有效的方式,同時也可瞭解吸收大陸的政策與培育市場手法,像是粉絲族羣的建立、行銷周邊商品與擴大讚助等概念。

此次擔任聯賽中「英雄聯盟」賽事的臺灣戰隊教練Benny在11月28日表示,自己在兩岸「英雄聯盟」職業聯賽PCS、LDL都執教過,坦言目前臺灣電競選手只要到足夠水準,大多數都會想赴大陸發展。主要路徑都希望在臺灣聯賽表現優異拿到國際賽資格,世界賽取得表現後,獲得大陸電競俱樂部試訓與招攬的機會。

Benny說,「會去的原因,薪資自然是重要考量,臺灣明星級選手的薪資在大陸只是中段甚至中下段水準。」同時大陸的整體電競水準也是吸引力之一,不管是選手甚至教練,自然會想往更厲害的賽區去切磋成長。

同樣參加這次「英雄聯盟」賽事、臺灣戰隊隊長之一的王聖佑(Yursan)也說,以前在臺灣電競戰隊時,就有隊內朋友在世界賽結束後轉赴大陸發展,薪資保守估計也是幾倍以上。從這次賽事交流過程,他認爲更清楚看到大陸電競的高水準與蓬勃的市場環境,「之後會積極想來大陸拚一把」。

但即便說要加強兩岸電競交流,很現實的是水準差距擴大。Benny觀察,長年而言交流自然有增加,但賽事交流方面近兩年反而減少。這就是彼此的賽區實力有落差,可能大陸方面覺得訓練效果沒那麼好。他說以「英雄聯盟」的世界大賽來看,近幾年8強與冠軍隊伍大多都是韓國與大陸,臺灣已好幾年止步16強。

即便如此,多增加兩岸電競的交流仍是基本共識。王聖佑認爲,從選手角度來看,多舉辦比賽,透過賽事提升兩岸選手的技術,更多的聯繫交流會是最直觀有效的方式。Benny則說大陸電競市場除了人口基數大優勢外,市場營造方面也明顯較好,例如線下場館的粉絲培養、行銷贊助手法等,並結合各種周邊,都是臺灣電競業可借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