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1,“迷霧劇場”終於盼來一部佳作了!

抓對人危害最大的罪犯!

——《塵封十三載》

文丨舊故麻袋

回想起愛奇藝開創“迷霧劇場”那會,自詡“影評人”的我,是最激動興奮的,因爲終於有人對懸疑題材動真格了,也終於有平臺願意扶持中國懸疑題材劇作了。

加上“迷霧劇場”一上來,就下了狠牌,《隱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兩部作品,直接將國產懸疑劇頂到了“天花板”,那陣仗,或許只有《白夜追兇2》上線才能與之相較一二了。

但當《隱秘》和《沉真》完結,大家都開始對“迷霧劇場”接下來能帶來什麼高質量作品產生高期待後,“迷霧劇場”就像是已經被掏空一般,開始瘋狂輸出質量不過關的爛劇。

在一部又一部不及格的懸疑劇衝擊下,漸漸的,大家都開始對“迷霧劇場”不抱任何期待,甚至連興趣都被消磨殆盡,我也是“粉轉路人”的其中之一,雖然不至於去黑,但之後“迷霧”出品的作品,都只是瞥一眼,不敢再看。

後來,《誰是兇手》、《回來的女兒》又稍稍給“迷霧劇場”帶來了些熱度,但架不住劇情不過關,還是隻能徘徊在及格線邊緣,顯然,對於這些答卷,觀衆都是不滿意的,甚至有點“恨鐵不成鋼”的怨懟。

直到今年《塵封十三載》的上線,才幫“迷霧劇場”又掙回了一些口碑。

爲了防止爛尾打臉,所以只敢在電視完結後才輸出觀點,避免出現片面的、主觀的一些看法,我還諮詢了同樣看了這部電視的朋友的意見。

朋友A認爲:《塵封十三載》劇情邏輯和中間的節奏上雖然有些勸退,但堅持看完之後,整體來說瑕不掩瑜。

朋友B認爲:比起《他是誰》,《塵封十三載》值得一個四星,今年國產懸疑劇的底線已經被《他是誰》擊穿了,所以但凡能比《他是誰》要好看的,都能有個高分。

所以綜上得出:《塵封十三載》不錯,但也僅僅只是不錯,遠沒有拍案叫絕的驚豔!

不過這劇格局還是高的,前赴後繼、矢志不渝的人民警察,值得大家銘記!

《塵封十三載》能在衆多國產懸疑劇中脫穎而出,得益於劇中的懸念設置、作案手法不常規,甚至有點反套路。

一般懸疑劇的兇案現場,不是有過打鬥痕跡,就是血濺當場,又或者被害人生前遭受過不同程度的傷害或者性侵,某種程度來說,兇手是在宣泄,是在爲自己的憤怒或是變態的內心找一個出口。

但這次,兇手既沒有對被害人進行性侵,也沒有對被害人進行傷害,比較詭異的點在於,兇手在殺完人後,費盡心力把被害者搬運到自己滿意的場所,然後擺成了一個看上去頗具藝術感的姿態。

兇手甚至設置了“取景器”,用來欣賞他創作的“藝術品”。所以警察根本無法判斷兇手的作案動機。

現場沒有任何線索,除了留在被害人屍體不遠處的一隻鉛筆。

離奇的兇案現場,其實是兇手用屍體模擬的造型,全都出自尼德蘭派畫家耶羅尼米斯·博斯創作的三聯畫作品:《人間樂園》。

之所以在現場留下HB鉛筆,是因爲耶羅尼米斯·博斯(Hieronymus Bosch)的名字縮寫就是“HB”。

獨特的犯案手法,讓2010年的殺人案和1997年未能偵破的懸案有了鏈接,所以《塵封十三載》的敘事是2010年的時間線和1997年的時間線交叉的雙線敘事,串聯起隔了十三年的連環兇殺案。

《塵封》的成功還得益於對人物的塑造上,摒除了刻板和臉譜,把警察給演“活”了。

相比《他是誰》裡的衛國平和《狂飆》裡的安欣那種一直與案件或犯人死磕到底的英雄人物,《塵封十三載》裡的衛崢嶸和陸行知那種雖然案件破不了我也很氣憤但日子還是要過下去,心裡永遠在乎這個案件,一直沒放下的那種狀態要來的更加真實。

陳建斌演得了皇帝、演得了曹操,也演得了警察,在他的演繹下,衛崢嶸很鮮活、很真實,1997年的他脾氣火爆、逮誰懟誰,2010年的他沒了脾氣,懂得惜命,和往常影視劇中遇到查案沒日沒夜的警察不同,衛崢嶸答應和陸行知合作的條件是:不能熬夜!

身體比破案要緊,這纔是人之常情,換種說法,只有保住這條命,才能和兇手耗。

而陳曉飾演的陸行知,1997年的他青澀稚嫩、菜鳥書呆,而2010年的他已經成長爲心思細膩、幹練堅定的刑警隊長,他有自己的堅持,也有自己的規矩。

十三年改變了他們的性格,改變了他們的樣子,但對案件在意的心依舊沒變。

《塵封》的十三年,是事事變遷的十三年,是人性變化的十三年,也是對懸案如鯁在喉的十三年。

劇中的案件,十三年被告破,而現實生活中,有更多的懸案被遺忘在歷史的舞臺,卻有前赴後繼的刑警們繼續跟進調查,我們看不到的暗處,還有他們的堅持。

我們可以看到不少十多年後才偵破的案件,這是一代代警察薪火相傳的印記。

這裡給國產懸疑影視劇一個小小的建議:不要回歸傳統或者是專注傳統,一定要有創新的點子和巧思,無論是敘事結構上、案件懸念上,還是人物設定上,只要有一個點被創新點帶動,那麼整部劇就容易出圈,至少在懸疑圈,你有更多被看到的可能。

最後,希望“迷霧劇場”後期還能帶來優秀的好作品,別又因爲出了一部好作品就着急回到原來的老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