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資訊揭露趨勢與重點

【文.黃仲豪】

隨着近年來氣候變遷及能源危機等議題持續升溫,對於環境及社會帶來嚴峻影響,已喚起全球對於永續議題之高度關注,包括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歐盟綠色政綱(Green Deal)等,就環境等永續議題訂有相關目標,而依據世界經濟論壇(WEF)於發佈之「2023全球風險報告(Global Risks Report 2023)」, 未來十年的前十大風險中,環境面相關風險(氣候變遷、自然災害、生物多樣性等)即有六項。另一方面,對於資本市場而言,投資人也意識到企業之財務報告無法充分反映公司中長期與真實之價值,逐漸關注公司在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及落實公司治理(ESG)等面向之表現,並將企業之 ESG 成效納爲投資之考量。亦有諸多研究報告顯示,企業之股價與其永續表現有高度正相關。

有鑑於此,國際組織持續發展永續揭露標準或框架,包括:國際金融穩定委員會(FSB)發展之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書(TCFD)、永續會計準則(SASB)、全球永續性報告協會(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s;GRI)發佈之準則等,上開準則在報導對象、重大性原則、揭露範圍皆有所差異,爲整合不同之永續揭露架構,提供投資人一個具比較性與一致性之資訊,國際財務報導準則基金會(IFRS Foundation)於 2021 年成立「國際永續準則委員會」(ISSB),並於去(2023)年 6 月發佈 S1、S2 二號永續揭露準則,以利投資人能夠以具一致性之架構,更清楚瞭解企業的真實價值。基於資本市場對於 ESG 重視度不斷提升,國際主要資本市場並陸續發佈永續資訊揭露相關規範,將永續資訊揭露納入強制性之法規規範,以提升永續資訊之法律責任與資訊品質。

提升監理強度

強化ESG資訊透明

國際間推動ESG報導初期,考量企業規模以及資訊取得能力有所差異,過往多采行「遵循或解釋」(comply or explain)之彈性監理方式,倘公司未具體揭露相關事項,應說明原因並提供合理解釋;近年來許多國家之證券主管機關(如美國、歐洲、日本等),逐漸提升監理強度並強化 ESG資訊透明度,相關趨勢如下:

一、強制要求企業揭露ESG相關資訊:

許多國家已於證券交易相關法規規範企業應揭露永續相關資訊,例如:歐盟執委會前於2014年發佈非財務報告 指 令(NFRD), 規範大型企業須於年報揭露永續相關議題對公司營運表現及利害關係人之影響,並續於 2017年頒佈相關指引供企業參考,而後歐盟認爲該等指引不具強制力,企業永續資訊揭露不一致,爲強化公司永續資訊揭露品質,歐盟執委會爰於 2021 年 4 月提出「企業永續報導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CSRD)」提案,強制規範企業應依歐洲永續發展報告準則(European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Standards;ESRS)揭露永續資訊。

二、規範永續資訊揭露之時間與位置:

配合永續資訊揭露之法規位階提升,國際間多規範ESG資訊應揭露於證券法規下之相關文件, 例如財務報告或 年報等,例如:CSRD規範企業應將ESG相關資訊揭露於年報中之管理階層報告(management commentary),此外,揭露之時點應與財務報告一致,以供投資人做爲決策參考依據。

【完整內容請見《會計研究月刊》2024.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