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流動性風險 壽險業RS交易 金管會再放寬

金管會放寬保險業債券附條件交易

防範臺美利差再擴大、新臺幣兌美元又大幅貶值,引爆壽險流動性風險,金管會23日宣佈,放寬保險業附條件交易債券種類,新臺幣部分新增國內金融債、公司債的附賣回(RS)交易,及新增金融機構保證商業本票的附買回(RP)與RS,並規定公債及商業本票RS、金融債與公司債RP與RS總金額,不得逾保險資金2%,即約新臺幣6,052億元額度。

外幣部分新增國際板債券RS,與外國金融債、公司債、美國三房的住宅不動產抵押貸款債券(RMBS)的RP與RS交易,限額爲國外投資額度的2%,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表示,這部分約新臺幣2,723億元。

蔡火炎表示,RP是保險業接受其他機構以債券擔保出借資金,賺取利息,但RS則是保險公司有短期融通的意味,即以手中債券作擔保,向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調度短期資金,所以RS會設交易限額。

壽險業者指出,這是爲了解決突然出現的流動性需求「預作準備」,壽險公司手中有大量的公司債、金融債及國際板債券,尤其是美元部分,未來可用RS調度美元現金。

壽險業認爲,去年新臺幣兌美元匯率一路從27.69元急貶,去年10月直接貶破32元,美國10年期債公殖利率則是從年初的1.51%,10月飆破4%,美元保單保戶紛紛提早解約,去年第四季美元傳統保單解約金逾新臺幣2千億元,保戶想解約將資金轉往銀行優利定存或美元債券,即便兌換爲新臺幣亦有大量匯兌利益。

因此保單解約潮最嚴重是去年10月,再加上新臺幣一路急貶,壽險公司避險用的衍生性金融商品要展延,必須以現金支付保證金,即解約、續約兩大現金需求,讓壽險公司一度要靠債券RS調度現金,但之前國內部分只有公債可作RS,國外部分亦是公債及國庫券可作RS,壽險公司其實投資不多,可作RS的量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