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唐的智慧:能成大事的人,一般不做2件事

今天這篇文章,阿胖會與你揭露成大事的核心秘密,很多人覺得成大事是件很複雜的事,其實很簡單,掌握了秘密,就是掌握了方法,會讓你的成大事效率快速提升。

今天的秘密,是我從一位成大事專家身上得到的啓發,他叫馮唐,他的經歷可以用傳奇來形容。

25歲就已經是醫學博士了,然後又持續跨界,37歲成爲麥肯錫公司全球董事合夥人,接着繼續跨界,至今他有多重身份,包括如醫療投資人、作家、詩人、古器物愛好者、廚師、攝影師。財富也沒落下,在13年,他就登上了中國作家富豪榜。

注意,我提到的這些領域,不是說馮唐只是隨便去裡面做了一下,而是每行都做到了頂級。

這樣的成事能力可以用可怕來形容了,所以我特意拜讀了他的書《有本事》,我才明白,原來他這種大佬成大事,都是有跡可循的,在書裡,有這樣的智慧,那些能成大事的人,往往會避免去做這2件事,別看只有2點,但每一點都需要你深入理解,仔細閱讀,才能真正幫到你!

那些能成大事的人,在成事的路上基本沒有一個會要面子的,他們一直在努力對抗人性,避免自己要面子。

面子和成事之間有什麼關係呢?先來思考一下成事的本質是什麼?一個人想要成大事,意味着這個人要達到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狀態,在某一刻成了大事,然後維持下去。

但天時地利是我們沒法掌控的,所以我們有必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讓自己能達到人和的狀態。

至於具體是什麼能力,每個人需要的多多少少都不一樣,但要面子,會嚴重阻礙我們提升自己的能力。

舉個例子,現在有一個能賺錢還能提升自己能力的工作,但會經常被人罵,被人施加壓力,還會公開做一些讓他人嘲笑的事,這種情況下要面子的人肯定不會去做,但不要面子的人,肯定會抓住這樣的機會。

要面子的人喪失一次收入與一次鍛鍊能力的機會可能沒什麼,但如果一直要面子,後面再出現類似的機會還是會放棄,放棄的次數多了,自己的競爭力變少了,這樣離成事的條件可就遙遙無期了。

所以這也是爲什麼那些能成大事的人,都會避免自己要面子,因爲要面子實在是一把巨大的枷鎖,妨礙我們成長。

在馮唐的成事之路上,處處都可以看到他不要面子的場景,《有本事》裡提到,馮唐在創作一些文學作品的時候,爲了保證真實性,難免會寫到一些大膽的內容,這些內容讓很多人嘲諷他不正經,俗,可他呢,該寫還是要寫,結果到後來,這些書籍不但沒有被人唾棄,還暢銷的不行。

但要面子是本能,我們如何做到避免自己要面子呢?《有本事》裡提到了一個辦法:目的化行爲。

也就是如果你某個行爲讓你感覺很丟面子,你直接給這個行爲賦予更多目的,當一件事有了目的,便會大大提升我們的行動力,也就不會因爲丟面子而停止行動了。

比如做銷售你覺得丟面子,你可以給做銷售這件事賦予更多目的,比如賺錢,提升能力,住豪宅的機會。

很多人現在的人生態度是:有了好的機會,就嘗試去抓,但實際上,那些能成大事的人,會避免放棄每一個機會,他們啥機會都不會放棄,只要能幫他們達成目的,他會努力抓住每個機會,哪怕這個機會在小。

原因很簡單,因爲他們懂得積累對成事的幫助。

成事說白了就是大量積累後的結果,而大的機會一般人抓不住,這時候便只能靠小機會來積累了,並且很多小的機會抓住了,能力積累上來還可以抓住更多大的機會,這對成事是非常有利的。

如果你只盯着大機會,無視小機會,你會發現自己每次都想抓住大機會,但都全部錯過了,因爲你連小機會都抓不住的情況下,根本就沒有能力抓住大機會。

你以爲馮唐一開始就那麼牛嗎?《有本事》裡提到,剛開始他甚至連一個面試的機會都是苦苦尋來的,但就是一個普通的面試機會他也全力以赴地去爭取,然後通過一個機會不斷磨鍊自己,一步步的再抓到更多的大機會。

再比如你現在在a公司工作,跳槽到b公司能漲薪500塊,雖然比較少,但你完全可以考慮跳,因爲b公司有更好的收入與鍛鍊自己的機會,到時後面出了能漲薪幾萬塊的機會,你才能抓住呀!

這麼說可能還是有人迷糊,我再來詳細解釋一下,什麼樣的機會哪怕再小也要避免放棄。

只要這個機會,是你目標路線上的,也就是能有利於你達成目標,哪怕幫助微乎其微,你都要去抓住,但如果這個機會和你目標無關緊要,那你可抓住可不抓住,如果時間比較多,也可以嘗試去抓住,來提升自己抓住機會的意志力。

舉個例子,比如你想賺大錢,那一個幼兒園同學聚會,看上去似乎沒啥機會,我也建議你去盡力抓住,因爲你有可能遇到好的人脈,這些人脈或許在未來某個時刻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