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侖的智慧:一個人變富前,一般會在3個方面變得“無情”

一個人“無情”是好還是壞?在平時的認知裡,“無情”是件非常不好的事,但今天我要和你說一個非常顛覆的觀點,在某些方面“無情”,不僅不是壞事,而且是一件非常棒的好事,棒到能讓你變富。

我的啓發來源於一位特別牛的大佬:馮侖。

馮侖在商界打拼了30多年,創造了幾十億的身價,與此同時,他還是一個特別愛分享的人,很多人從他的智慧中獲益,這也使得他被稱爲“商界思想家”。我最近就讀了他的智慧分享《扛住就是本事》,在他的這本書裡,馮侖提到了一個人變富前,一般會對三種事變得“無情”,希望你耐心讀完,在該有情的時候有情,該無情的時候無情。

01對自己無情

《扛住就是本事》裡馮侖提到的第一個無情,是對自己無情。

說通俗一點,也就是別把自己太當人看。

如果一個人不約束,不掌控自己,各種放縱自己,所有人性的弱點都會暴露出來,我們會因爲被領導罵,而矯情,覺得自己很不容易,應該對自己好一點,所以馬上辭職。而實際上這樣會讓自己接下來的職場之路走得更忐忑一些。

我們還會整天想要偷懶,做啥都是:明天開始,我一定努力。

人性的弱點是每個人身上都會有的,如果不做到無情,放縱它,很多會拖垮我們的負面因素會爆發,對自己無情的目的,就是控制好這些會爆發的負面因素,當我們能多被正面因素影響,少被負面因素影響,不就慢慢的會變富了嗎?

你知道馮侖在剛開始創業的時候,是怎樣對待自己的嗎?普通人是工作10個小時,覺得自己被累垮了,只想休息,而馮侖卻經常一天工作10多個小時,他從不去告訴自己累了,應該休息了,而是做到無情,忽略這些點,滿腦子只想把事情做好,就這樣他的身價越來越高!

但對自己無情,其實是一種逆人性的行爲,沒人喜歡“折磨”自己,我們該如何做到呢?《扛住就是本事》裡提到了一個辦法:凡事皆定目標。

很多人之所以做不到對自己無情,是因爲總是沒有目標,或者說目標不明確。

比如你做一項工作,你都不去想自己的目標是什麼,自然很容易就分心,隨便工作幾小時就去心疼自己,但如果你明確一下目標,告訴自己今天要做完10個表格,否則就怎麼怎麼樣。

這時候你再去努力工作,會發現你想更多的是如何達成這個目標,而不是自己太辛苦了。

注意,要做到這一點,目標制定得越細越好,因爲細緻的目標,能讓我們想得更清楚,也更容易執行起來,也就能更好地對自己無情了。

02對錢無情

《扛住就是本事》裡馮侖提到的第二個無情,是對自己無情。

是的,想變富,就要對錢無情。這其中的邏輯是怎樣的呢?當一個人對錢太有情的時候,他滿腦子都會只有錢,而很多賺大錢的事,前期與錢壓根無關,很多普普通通的事,前期卻能賺一點點錢,所以對錢太有情,會讓我們錯失那些真正能讓我們變富的事。

舉個例子,你面前有2個公司,一個公司a給你的月薪是3000,工資長期沒變化。工作10年也就36萬的收入,另一個公司b給你的月薪是1000,但表現優秀,有升職加薪的機會。

如果對錢有情,可能你只想拿下那個月薪3000的工作,但如果能對錢無情,更多的注意力可能就在公司的發展與成長上去了,這時候可能會選月薪1000的工作,努力工作,可能只花了3年,月薪就有6000以上了,10年下來,收入是不是遠超月薪3000的工作了呢?

無論是馮侖,還是稻盛和夫又或者是馬雲大佬,他們最開始創立的公司,都不是爲了賺錢,眼裡對錢都是無情的,而是努力打好基礎,積累好用戶,做好業務鋪墊,一長段時間之後,纔開始瘋狂盈利。這下或許你終於能懂馬雲那句:“我對錢沒有興趣的話了吧?”他真的對錢無情,因爲這樣,他纔有更大的可能性。

但錢的誘惑力太大,如何做到對它無情呢?《扛住就是本事》裡提到了一個辦法:終局思考。

所謂終局思考,其實是一種更長遠的思考模式,平時的思考模式是思考這件事對現在有什麼影響,而終局思考,則是思考某件事,某個行爲,對未來會有什麼影響。

比如當你要在ab公司中選一個公司去工作時,就可以用終局思考,想想自己分別選這兩個公司,幾十年之後,分別會有什麼好處,哪個好處大,就選哪個。這樣就不會被眼前的金錢所幹擾了,不就做到了對錢無情了嗎?而且做出的選擇也是未來對自己有好處的,反而是件好事。

03對速成無情

《扛住就是本事》裡馮侖提到的第三個無情,是對速成無情。

每個人都想速成,今天上班,明天就升職,今天月薪3000,明天就月薪3萬,今天還是單身,明天就有一個優質對象。

這是人性,但如果不控制,讓自己對這類事變得無情,會離變富越來越遠。

因爲速成本來就是一種不可能的事,任何事情想要持續地做好,一定要有積累,而積累速度再快也需要一長段時間才行,所以如果我們總是盯着速成,其實就是一直在盯着一件不可能的事,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不會有任何速成的突破,反而會因爲遲遲得不到速成的突破而心態崩潰,自暴自棄,這時候再想變富你覺得還有可能嗎?

馮侖在創業初期就很嚴格地在遵守對速成無情的原則,他做什麼事都不會想着要速成,而是極度耐心地一步步解決問題,哪怕剛開始虧本都要扛着,這也讓他心態健康的持續積累,越來越好。

那如何做到對速成無情呢?《扛住就是本事》裡提到了一個辦法:節點反饋。

人之所以會偏愛速成,其實就是希望能早點得到努力的反饋,所以我們只要做好節點反饋這件事,在把持續努力的過程分成n個節點,每個節點都設置一些有刺激性的反饋,這樣我們就能做到對速成無情了,並且持續努力的過程中還挺有動力的。

比如掌握閱讀習慣這件事,是沒法速成的,但我們可以設置一些反饋節點,讓我們愉快地堅持閱讀下去。

在養成閱讀習慣的過程中,我們往往會按一定規律的去閱讀,比如每天晚上閱讀3小時,那這時候,我們可以在每天晚上閱讀3小時之後,獎勵自己吃一些自己想吃的東西,或者玩上幾把遊戲,這時我們便會覺得看書更開心、很爽,這樣就代替了大部分速成能帶給我們的感覺了,自然也就不會那麼的在乎速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