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婚姻之窘——四問農村高額彩禮

(原標題:告別婚姻之窘——四問農村高額彩禮

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題:告別婚姻之窘——四問農村高額彩禮

新華社記者

近幾年,中國一些省份農村由於高額彩禮引發的“因婚致貧”“因婚返貧”現象引人深思。全國兩會期間,記者就這個話題採訪部分全國人大代表和學者,他們認爲,彩禮金額應根據收入水平量力而行,高額彩禮與扶貧攻堅背道而馳,讓人民羣衆富起來才能從根本上破解彩禮攀比之風。

“因婚致貧”“因婚返貧”何以產生?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輝縣市張村鄉裴寨社區黨總支書記裴春亮認爲,婚前給付彩禮在我國是一種習俗。隨着經濟社會發展,彩禮也水漲船高。越是貧困地區,越出現高價彩禮。

“不僅彩禮翻了番,房子、汽車等也成了結婚 標配 ,導致大量貧困家庭婚齡青年結不起婚,或者爲了娶媳婦弄得債臺高築。不斷加碼的彩禮成爲貧困家庭沉重的負擔, 因婚返貧 現象比較普遍。”裴春亮說。

全國人大代表、商丘市委書記王戰營表示,“因婚致貧”“因婚返貧”與全力推進脫貧攻堅背道而馳,必須採取有力措施改變現狀,樹立良好社會風氣。

彩禮金額給多少合適?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梅縣東山中學教師李杏玲說,作爲一種正常的人情往來,農村彩禮包含着很多傳統習俗和鄰里鄉情。“在我們那邊,結婚彩禮錢基本是2萬到4萬元,對廣東人來說是可以承受的。現在都很開明隨和,新人高興就好,也沒那麼多規矩了。”李杏玲說。

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院教授趙孟營看來,單看彩禮金額的高低並沒有實質意義,關鍵是彩禮和收入水平的關係。“如果彩禮金額是男方家庭收入可以承受的而男方家庭又願意支付,那麼就不會帶來什麼問題。如果彩禮金額超出男方家庭收入預期的支付能力或者男方家庭不願意支付,那麼彩禮就會變成傷害婚姻的利刃。農村是這樣,城市也是這樣。”

如何破解彩禮攀比之風?

王戰營說,農村的紅白事操辦習俗,代代相傳延續至今,根深蒂固。要想徹底改變現狀,不能只會堵,還要學會疏,讓老百姓在打破老傳統的同時,找到新的替代模式。

2016年11月,中宣部中央文明辦下發文件,要求把反對鋪張浪費、婚喪大操大辦作爲農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山東、河南、陝西等地積極推行喜事新辦、喪事簡辦,普遍將移風易俗納入村規民約,建立起紅白理事會

王戰營說,現在商丘市六縣三區的所有鄉村都逐步建立了紅白理事會,白事“四菜一湯”、婚宴不大操大辦、定親彩禮不超3萬元在商丘成爲新常態。抽樣調查顯示,商丘市農村操辦紅白事費用普遍降低1/3。

王戰營說,破除陳規陋習,減輕羣衆負擔,既是廣大羣衆的期盼,也是中央要求。政府要敢於擔當,研究出臺相關意見和規定,充當“黑臉公”,引導羣衆參與移風易俗工作。“但要把好事辦好,還要充分尊重羣衆意願,讓羣衆自治,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約束。”

趙孟營認爲,在那些經濟不發達、居民受教育水平較低的地區,政府通過一些行政手段來進行限制、引導很有必要。但根本辦法還是讓人民富裕起來,讓青少年特別是女性青少年獲得更多的受教育機會,積極保護婚姻自由

婚姻非彩禮不可?

李杏玲說,要不要彩禮、要多少取決於雙方當事人的具體情況。但不管彩禮是多少,婚姻的基礎並非這些,而是彼此的理解和包容,彩禮只是錦上添花。

對於一些地方出臺文件規定彩禮不超6萬元標準,李杏玲認爲,這也並不一定就可取。“畢竟結婚是講感情、講緣分的一件事,雙方自願就好。條條框框設置多了,感覺有些僵硬。”

廣西人大代表、廣西陸川縣石鎮副鎮長梁麗娜則表示,當地很少有高價彩禮的現象。外出打工的青年自由戀愛,回來就結婚了,整個過程很簡單,而且有時赴婚宴的客人甚至不需要掏份子錢,更加註重人情味

趙孟營說,婚姻中的財產贈與是全世界都有的現象,但彩禮不是讓一些家長借“傳統”之名把女兒當成私有財產進行道德綁架來索要錢財

“婚姻是兩個相愛的人的私事,家長只有支持和祝福的義務而沒有趁機發財的權利。這纔是我們應該大力倡導的中華新風俗。”趙孟營說。

記者:王慧慧史林靜葉前譚謨曉程羣

(原標題:告別婚姻之窘——四問農村高額彩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