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彩筆記錄 消逝的臺南

畫家林致維走訪葉石濤曾經生活過的米街一帶,在傍晚時分,附近街景有如梵谷名作〈夜晚露天咖啡座〉。(林致維提供)

葉石濤在蝸牛巷居住時,被當作政治犯下獄,如今的蝸牛巷仍能找到他的故居,周邊環境卻多出了社區再造計劃裝設的蝸牛造型裝置藝術。(林致維提供)

每個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文學書寫。居住在臺南7年的插畫家林致維,本業材料工程師,每到休假便到處跑,以水彩速寫臺南各地風景。一次參與葉石濤文學地圖導覽之後,萌生走訪、記錄葉石濤筆下場景的想法,「臺南這幾年一直在變化,有些舊的離開,新的進駐,我也希望能用自己的方式,留下我對臺南的記憶。」

用自己的方式留下記憶

林致維表示,他特別喜歡讀葉石濤描述過去在白色恐怖時期小說,「葉石濤住在臺南蝸牛巷時,在白色恐怖時期被當成政治犯入獄,出獄後文學夢幾乎破滅。直到90年代,纔回頭去將當時的經過寫成小說,〈往事如雲〉就是主角住在蝸牛巷的故事,也是葉石濤作品真正蛻變的階段。」

林致維表示,可能因爲同是創作者,能理解在遭遇挫折之後,將人生經歷轉變爲創作的力量,「小說主角辜安順從一個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入獄後終於瞭解真實人生。這不只是辜安順的轉折,也是葉石濤的轉折,也會讓我想到自己在創作上的轉折。」

畫過的地方慢慢消失

林致維來自新竹,白天是工程師,下班後的身分則是插畫家。他自大學時開始學畫,從基礎的素描、水彩開始學習,至今畫了11年,假日常到處走踏,畫水彩畫和速寫,並在粉絲團「1/2藝術蝦」發表作品,「因爲在臺南生活,我一直想爲這裡出版一本作品。」

於是林致維花了1年時間,讀了200多篇葉石濤的小說和散文,更研讀相關論文,從葉石濤的人生經歷着手,規畫他的走踏路線,像是葉石濤17歲時與《文藝臺灣編輯西川滿見面的「蕃薯崎」一帶、在米街(今新美街一帶)的初戀等故事,然後按圖索驥,畫下這些地點現在的樣子

林致維笑說,這本《臺南巷框》有如一本論文,算是對這段住在臺南日子交代,「住在臺南的這段時間,有些我畫過的地方也慢慢消失了。我很想讓大家看到我眼中的臺南。」

菜市近2年變化很大

林致維也曾和太太陳薔安在2016年一起採訪臺南西市場店家自費出版《大菜市人物誌》。過去稱作「大菜市」的臺南西市場,近年爲了還原其中日本時代的古蹟原貌,頻頻有政府將拆除外圍鐵皮屋傳言,「還比較沒觀光客的時候,這裡除了老店,也有不少老闆在這裡實踐他們對於開店理想。」

如今2年過去,大菜市的鐵皮屋大致還在,環境卻愈來愈商業化,有如再複製一個文創區。有的小店老闆拆夥、歇業,有的乾脆另覓他處,人去樓空,現在連夾娃娃機也入駐,讓林致維忍不住感嘆,「這一切都在完成後半年內劇烈變化,採訪時覺得永遠不變的當下,其實很脆弱。」